笔算乘法教案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简单教案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简要规划,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必须包含详细的教学步骤,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笔算乘法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笔算乘法教案5篇

笔算乘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习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略)

四、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地计算;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笔算习惯,通过应用题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进行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上的数乘一个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百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提供材料

1.出示准备题325×42

指名一生说说计算方法,师板演。

2.改一改,构建新的学习材料

师:如果我42改成14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二)分析研究

1.研究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算?

生想一想,做一做,同桌交换想法。

2.指名一生板演,其它学生观察他的'做法和你的是不是相同,以及他有没计算错误:

325×142

650

1300

325

46150

3.比较两题,325的末位的5的位置怎样?5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生答:5是百位上的1与325的积的末位,所以要写在百位上。

4.试一试:把下而各题做完(投影出示)(指名口答)

325417×213×358

9753336

3252085

小结:百位上的数与另一个数的积的末位的位置应该怎样处理?

(百位上的数乘另一个数,积的末位要和百们对齐)

5.投影出示,练一练(全班练做)

326285437×148×164×222

(三位同学做在卡片上,放投影机前校对。)

(三)认同规律,得出计算方法。

观察三题,你发现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是怎样的?

(独立思考,四人合作完成书p81页的填空,全班讨论汇报)

(四)运用规律

张家镇每天节约用水256吨。照这样计算,一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吨?

(师关于节约用水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是怎么样?

(六)作业本

笔算乘法教案篇3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学生独立列式。(24×9)

(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因为24比20 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1)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练习

1.计算。

69×8=76×4=

164×5=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1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7、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乘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笔算:12×4 180×3 105×7 832×9

3、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购物的经历吧。在购物的时候,你帮助爸爸、妈妈算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看这里的购书情境。(课件出示例1购书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口算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引出新知;通过情景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为:24×12。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提出要求:

①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要把计算过程说清楚。

②要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想一想他这样算有没有道理。

③把正确的方法确定下来。

3、组织沟通。

(1)口算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多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2)同学们会口算了,会用竖式计算吗?试着算一算。师巡视辅导。

(3)学生展示汇报,据生答完成板书。再现竖式,理清笔算过程及算理:先用个位上的2乘24,得48;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设问:这个24表示……接着,边叙述边书写:它表示24个十,是240,是24乘10的积。个位的0不写,4要对着十位。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算出两个因数相乘的积。

边叙述、对话,边书写成: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 8 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老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写算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研讨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法,再现笔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做到数位对齐,数位应该如何对齐。

4、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先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口算,使学生明白算理,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笔算,使学生掌握算法,重点说数位如何对齐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笔算乘法方法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重点辅导后进生。

3、判断并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 ) ( ) ( )( )

4、我会解决: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植树,一共种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请问同学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检测,综合测试自己,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地方,有利于及时改正错误,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算法,又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沟通。

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精确处置进位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积

2 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 8 8

笔算乘法教案篇5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

师:请看大屏幕。

ppt出示题目:

1 2 × 4 4 3 2× 2

反馈时,师问生:你是怎么算的?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ppt出示p76例2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她们班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现在,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板书:18×3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

2.探究“18×3”的笔算方法。

(1)估算

师:现在先请大家估一估,18×3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生:18估成20,20×3=60

(2)尝试计算18×3

师:18×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

生探索,师巡视。

师:已经写好的同学,谁能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他的方法。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生1:3个18相加

生2:我是这样想的,3乘8等于24,写4向十位进2。1乘3表示3个十,3个十加上进上来的2个十,得5个十,所以十位写5。

师:进上来的2,为了怕忘记或记错,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竖式横线上十位的下面。

一边说,一边用红色粉笔把进位的2写上。

师问:谁跟他想的一样,也来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小结,把竖式的计算过程再重复一遍(ppt出示),使学生明白笔算乘法进位的过程。

师: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怎么算?

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来的?它表示什么?

现在你会说18×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师:这题完成了吗?写横式答案、单位名称。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76做一做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暂时还没想好)想得到它 吗?不过有个要求,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数学大冲关的比赛。只有顺利闯关的'同学才能得到它。 有信心吗?准备好了吗?

师播放课件:第一关

书上p76做一做

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前两题任选一道,第三题都做)

(1)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几个题和上节课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进位(板书)

师:想一想,做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要忘记进位。

(2)教师小结:

师:说得真好。如果一个数位上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二十呢?满三十呢?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刚才我们计算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乘的呢?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以及从个位乘起。

师:成功闯过了第一关,我们来看第二关。

2.改错

(1)快乐的小羊们在一起做家庭作业,懒洋洋把43×6=248,喜洋洋说他错了,他说自己没错,你们说他错了吗?错了,请把懒洋洋改正。(师:各位满十没有想十位进一)

(2)小明在考试时很自信地把214×4=826,可是第二天把试卷发下来时,老师给了他一个叉,他很疑惑,明明自己算对了,可怎么还是错了呢?谁来帮帮他。(师:十位不能漏乘)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们真了不起,顺利闯关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乘法教案5篇相关文章:

教案荷花教案优秀5篇

大班教案暑假安全教案5篇

小班跑的教案教案推荐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教案5篇

幼儿教案体育游戏教案参考5篇

幼儿教案体育游戏教案优质5篇

美术教案恐龙教案5篇

幼儿教案体育游戏教案推荐5篇

幼儿教案体育游戏教案通用5篇

大班语言教案我长大了教案5篇

笔算乘法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