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5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把握教学进度,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条理,通过与同事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教案设计的灵感与建议,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5篇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彝族儿童歌曲,通过对彝族娃娃在喜庆佳节时欢快歌舞这一生活场景的描写,热情洋溢地展现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二四拍,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歌曲采用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并采用了“阿里里”这一具有彝族韵味儿的衬词,使歌曲富有民族特色,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族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去音乐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在这一课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了培养学生在亲身体验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地主动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习的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

课改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写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的表演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还发挥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自己伴奏,自己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能,是让学生表现自己音乐价值取向的最好形式。

设计思路: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接着,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图片展示民族村,以过关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其次,以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进入第二关,学彝族的歌曲。第三关,学跳彝族舞蹈。最后是拓展活动,介绍火把节,根据音乐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特点,再将歌曲与学生的日常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继续拓展歌曲演唱的形式,让课间的校园处处回荡着美妙的音乐,这正是音乐老师的责任所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放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师表演彝族舞蹈,生同做律动表演,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音乐课在轻松愉快、中开始。

二、节奏第一关

1、师:这么快就到民族村门口了,要想进他们的大门,就要通过他们的考验

2、出示节奏

xxx|xxx|

xxxxxx|xxxxxx|

用声音、动作表现。

3、出示大屏幕“恭喜你,过关了!”

三、初步听赏歌曲

1、师:他们用歌声欢迎我们呢!(初步听赏歌曲)

2、通过多媒体介绍“彝”字与山寨房屋的相似之处。

3、听歌曲,拍手感受。

4、师:“啊哩哩”出现几次?

5、师:这是彝族最喜欢的衬词,唱出来。

四、学唱歌曲第二关

1、介绍歌名,看图念歌词。

2、跟琴模唱。

3、游戏接龙:师唱前半句,生唱后半句。

4、师:用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来唱?理解歌词内容。

5、乐器伴奏(串铃)

6、大屏幕展示“恭喜你过关了!拿串铃摇响庆贺。

五、学习彝族的舞蹈第三关。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加之全曲采用:“x x xxxx | x x x |”“xx x x x |x x x |”等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贯穿始终,以及“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衬词运用,极富民族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都爱动、爱跳,表现欲强,但他们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了解的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渗透民族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了解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通过表演,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

三、通过进行音乐游戏,使学生掌握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第一乐句结尾音的准确音高,以及节奏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编动作、歌词的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伴随着歌曲《快乐的罗嗦》进教室 (课件:音乐)

2、师:课的开始,我们一起来做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比比谁的 耳朵灵》

课件:出示四条节奏 ①XX X|

②XX X |XX X| XX |XX X| ④X XX |X X|

a、师:请看屏幕。这里有四题节奏练习。同学们听听老师拍奏的是哪一题,听完后请用手势表示。(②③①④)

b、进行节奏练习。

c、师:现在老师要选出其中的几题连成一段节奏练习,请你把序 号记下来。(①①③①) 课件:出现顺序为①①③①的节奏谱

二、导入新课

师:从刚才的节奏游戏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不但有良好的节奏感还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火车的声音及画面)

生:火车

师:对了。是火车。今天,这列小火车将带着我们去看看美丽的彝家寨。准备出发了。呜??汽笛拉响了(发声练习)

1、简单介绍彝族(课件:有关彝家的图片)

师:火车到站了。我们来到了彝家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彝族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风景秀丽,她们的服饰也是多姿多彩很有特色的。(课件:服饰百褶裙)瞧!画面上这群彝家女孩穿着的就是彝族的特色服饰百褶裙。看到这美丽的群摆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生:??

师:??白褶裙的裙摆由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一般3—4个色段组成,黑色的边,或者是花布制成的边。色彩很艳丽,搭配得很漂亮。

2、引出歌词

师:过节了,姑娘、小伙子们兴高采烈的来到空旷的草地上。请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

(1)看!他们把自己打扮得多美丽啊!姑娘们除了身着节日的盛装,脖子上还戴着什么呢?(课件:显示歌词“银项链”“白衣白帽”)

再看看小伙子是怎么打扮的?

(2)他们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干什么呢?(课件:分别显示“又跳舞”、“又唱歌”;

(3)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彝家娃娃是怎样用他们美妙的歌喉来歌唱幸福生活的。(课件: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范唱)

(4)他们演唱的就是这首歌,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学学这首歌曲。

3、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课件:歌谱)

师:请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按节奏读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拍着节拍再次有感情的按节奏读读歌词。

师:有一句歌词在歌曲中多次出现。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师:对了。是阿里里。“阿里里”是歌曲的衬词,它在这首歌里反复出现,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穿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三、新歌教学

1、学习旋律 (运用“接龙”的方式)

①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旋律。同学们请看着乐谱,认真听老师弹奏一遍。 ②师:其实呀。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就是刚才我们在节奏游戏中练习过的。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把旋律唱一唱。

2、词曲结合

3、歌曲处理

师:怎样唱才能唱得更好听?让我们再次欣赏彝家娃娃的演唱。

4、师:让我们才着愉快的心情,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特别是“阿里里”,前面三个要弱,最后一个要强一些,有结束感。

四、创编舞蹈

师:唱得真好听。请同学们加上我们人人都有的小乐器——我们的双手再次感受歌曲的韵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的小脚也一起动起来吧。(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彝家人个个能歌善舞,在喜庆的日子,他们用美妙的歌声和欢乐的舞蹈尽情地

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今天彝族的小朋友还邀请我们参加隆重的火把节呢。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五、拓展

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多了解彝族。

六、总结

师:今天,小火车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彝家寨,让我们领略了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现在,火车将带着我们继续前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发喽!

学生随火车声走出教室。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篇3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五单元《唱吧跳吧》中的《彝家娃娃真幸福》。这是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课本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这首歌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短小简洁,很适合小朋友边唱边跳。

2、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学跳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

3、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两个教学内容,本人将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学生尝试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为歌曲伴奏。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难点:学生能根据歌曲快速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

二、教学理念

我遵循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结合,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纪的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但相对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打算引用兴趣引用、预设悬念、图谱示意、节奏律动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引入新课

请小朋友跟着歌曲《娃哈哈》的录音边唱边拍手,这样既复习了歌曲,又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通过这首歌曲,引入本课的内容: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是怎样来唱歌的。这里先不告诉小朋友是哪个少数民族,给他们设个悬念,引导他们认真欣赏歌曲。

2、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1)歌曲的结构

请小朋友欣赏歌曲第一段,听完后找出歌曲中哪句歌词印象最深?它在歌中出现了几次?是出现在句首还是句尾的呢?(欣赏两遍)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曲一共有四个乐句,从而对歌曲有个整体把握。

(2)歌曲的旋律

再次欣赏歌曲第一段,用手势比划出四个“阿里里”的音高分别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分别用位置的高低排列表示出四个“阿里里”的旋律走向。然后通过和学生接唱歌曲(学生唱“阿里里”)初步把握歌曲;教师用“la”和学生接唱(学生唱“阿里里”),请学生用手势比划出四个“阿里里”前面的乐句走向。出示课件:相同的.乐句用红花表示,不同的用树叶表示。通过这种图形的方式,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就一目了然了,为学唱这首歌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降低了学唱的难度。

(3)歌曲的内容

教师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第一段,说出歌曲唱了什么内容,同时,教师把歌中的内容都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展示在课件中,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把歌词记住了。通过前面几遍歌曲的欣赏和接唱,这时,学生已能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了。这时,注意要提醒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合作讨论创编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我们能不能把唱歌和跳舞也编进歌里唱一唱?学生可以采用相互讨论的形式完成。这一环节,就完成了这首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同时,课件出示歌名《彝家娃娃真幸福》,请学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4、加入律动激发热情

歌曲基本学会以后,教师教授简单的彝族律动。等学生熟练地掌握律动后,一起听着歌曲手拉手跳一跳,在“阿里里”的地方双手举过头顶,同时口里喊“嘿嘿“。此时,教室里气氛达到高潮,学生情趣体验和体态语言水乳交融。

5、课堂延伸结束总结

最后,教师请问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少数民族的歌舞?并且告诉他们,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更好听的少数民族音乐,希望小朋友门能喜欢。

五、教学启示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研究,用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但是教育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请评委老师直言批评和指导。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

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 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 x ︱x x ︱ b、x x x x ︱x x x x︱

c、x x x ︱x x x ︱ d、x x xxxx ︱x x xxxx ︱

e、x x xxxx ︱x x x ︱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 导入引趣: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

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录像课件:九乡村寨)

三、激趣体验(一):

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4、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5、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课件画外音:我们彝族人唱歌时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6、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7、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8、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激情体验(二):

1、导入: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

2、初步感受乐曲:《快乐的罗嗦》

(1)、导入: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

(2)、点击画外音: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3)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4)、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

(5)、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点击图片:主题音乐)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4)小组展示表演:如: (1 1 6)

a、声 音: 嘿 嘿

b、拍手跺脚: x x

c、打击乐器: x x (三角铁、铃鼓、沙球等)

4、情感激发:

(1)、参与表现:师生合作表演,尽情参与表现音乐。

(2)、小结延伸: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他们还会跳起欢快的舞蹈《阿细跳月》(点击图片:阿细跳月)

五、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点击图片:情系彝族)

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篇5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短小简洁,很适合边歌边舞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学生自主创编舞蹈动作,能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表演歌曲,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一种自学的能力

3、通过学跳集体舞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体验其欢乐情绪

4、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生尝试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舞蹈律动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自制易拉罐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你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我国云南彝族也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小朋友呢?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和他们交个朋友?

生:想

师:可是老师知道那边的小朋友个个能歌善舞,会跳好看的彝族舞蹈,又会唱动听的彝族歌曲,要想和他们交上好朋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我们是不是先要有所准备,学上一手呢?这样才可以和彝族小朋友一起欢乐的舞蹈和歌唱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

二、了解彝族风土人情:

(播放课件,带有《彝家娃娃真幸福》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

师:彝族小朋友说了,要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彝族的风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讲解介绍)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建筑: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在高山地带,居落较为分散,半山和河谷地带则相对集中)居住的房屋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有垛木房(房屋四壁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为墙,屋顶盖以劈开的木板为瓦,再压上木板或石块,墙壁用土夯成或用竹篱笆排扎页成,这就是古代文人笔下的所谓“竹篱板舍”,俗称“瓦板房”因为木片比瓦片更金贵,所以现在很少有人住木板房了多用来做畜厩、柴房和厨房,也叫“闪片房”)土掌房(彝族的传统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以块石作墙基,用坯砌墙或用当地又粘又韧的红土夯墙,墙上架梁,染上铺以竹木,树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一层稀泥,再铺以细泥土,洒水捶实、拍平,做成平台屋顶“土掌房”就地取材,简便易建,冬暖夏凉,舒适宜人)

服装: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彝族少女在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一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就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将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年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三、视听结合,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初听歌曲录音范唱

师:老师刚才讲过了,彝族的小朋友个个都能歌善舞,所以我们是不是还要学会一首彝族的歌曲才能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唱一首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放课件)

并带着问题来听:歌曲的情绪怎样?你能否听清了他们唱歌时经常用到哪个词?学生听后回答

这里的“阿里里”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答

师: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彝家娃娃真幸福》用到“阿里里”,是为了表现彝家娃娃愉快的心情

2、复听歌曲:

同学们再听听这四句“阿里里”高低相同吗?

生答:有不同

3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几个“阿里里“的`相同与不同

师:拿出你们的小手来比画一下吧!学生感受并比划每个乐句高低的变化

(老师可给予提示:低音处收放在胸前,中音处手和头同高,高音处手举起超过头顶)

4、教师用“啦”轻声哼唱,”阿里里”处由学生唱

师: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吧!

6 6 6535 | 2 2 2 |6 6 6535 | 2 2 2 |

啦 阿里里啦 阿里里

216 1 2 | 3 5 3 |6 6 6535 | 6 6 6 ||

啦 阿里里啦 阿里里

加入拍手动作,较低的音2 2 2朝下拍,较高的音6 6 6朝上拍(区分音的高低)教师选个别学生带领

5、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谱)

师:彝家娃娃是什么打扮啊?他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带着什么颜色的帽子?(教师领读第一段歌词)

生随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教师逐句教唱,并分句接龙演唱再完整演唱第一段(要提示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来表现彝族小朋友高兴的心情)

6、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彝族小朋友们戴着银项链,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一起狂欢呢?他们用什么方式来狂欢的?(教师清领读第二段歌词)

生随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跟琴学唱再完整演唱第二段

全曲完整演唱(提醒同学们要边唱边背歌词)

7、师;下面老师再播放录音,彝族小朋友唱的很熟练,速度有点快,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一起来唱上几句呢?

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轻声模唱

师:你能跟上彝族小朋友的歌唱速度吗?我们一起来唱唱试试吧!

(如学生还不够熟练可跟琴慢速再次练习)

8、教师提醒试着用轻巧的声音来演唱

四、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听!彝族小朋友还想听听你们用自己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呢!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的打击乐器,咱们来为歌曲伴奏

4/2

铃鼓:x x | x x |

双像筒:x x x x | x x x x |

师先示范并先分组练习,再找两位同学到前面领奏,大家一起练习合奏,边唱边伴奏

五、创编表演: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蔡老师举得你们可以和彝族小朋友交朋友了让我们踏着歌声去和彝族小朋友一起唱唱跳跳吧请同学们边跟录音演唱边创编你自己的舞蹈动作,一会儿,老师要请跳得好的同学老教大家一起跳

(播放歌曲,师生一起随意创编)

2、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并教大家一起跳(如果学生这时不会创编,可以先观看《彝家娃娃真幸福》的舞蹈视频,再启发学生创编)

3、师生一起完整表演

六、拓展延伸:

了解火把节:

师: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据说以前有个恶魔放出了许多的怪兽来到彝族,破坏了彝族的庄稼和粮食,这时,有个小英雄站了出来,和怪兽打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打败了恶魔,人们点起火把,把恶魔和怪兽一起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英雄,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都会点起火把,欢庆这样的胜利

(播放火把节图片)彝族每年都要过这个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到了这天,人们要穿上节日的盛装,点燃熊熊的火把,会聚到广场上围成一个圈唱歌又跳舞请小朋友一起来感受一下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吧

七、总结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自己优秀的音乐文化,希望小朋友们能做有心人,课后搜集关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资料好吗?我们再一起交流和学习我们国家其它民族的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八、下课

放着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学生唱着歌曲,愉快的离开教室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真快乐小班教案5篇

《小手真干净》健康教案8篇

祖国真美丽教案8篇

小班幼儿小手真能干教案7篇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5篇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8篇

幸福拍手歌幼儿园音乐教案5篇

和娃娃作文5篇

木头娃娃的旅行读后感5篇

《木头娃娃的旅行》读后感5篇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