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丰富自己的思路,撰写教案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赏析《龟兔赛跑》《金孔雀轻轻跳》、《大鹿》这三首歌曲,从音乐中领略动物形象,理解课题——美丽的动物。
二、掌握情感演唱歌曲的技巧,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学会团结友爱、助人为乐。
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情境,表达歌曲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音乐聆赏掌握动物形象,理解课题——美丽的动物。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1、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2、结合傣家风景和傣族小姑娘的图片,引入新歌的学习。
3、学习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自由创编。
4、学会歌曲的歌唱技巧,然后练习打击乐的伴奏。
5、使用录音敲击打击乐。
6、一部分同学唱歌,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第二课时
内容:聆听《龟兔赛跑》
1、在初听前,向学生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并让学生参与讲述。
2、听出大管和单簧管的音乐,想象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以代表兔?
要点:讨论龟和兔的音乐各自的特点,在课本上的方格中涂颜色或线条。
3、初听全曲。
要点:使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班分角色表演,还有两位啦啦队员。
要点:听完音乐后,询问学生对龟和兔的喜好及理由,按照小兔和龟的.行走特点,在沿途的节奏上涂颜色,计算小兔的节奏和龟的节奏分别是多少。
4、对龟和兔的节拍进行分别读一读和拍一拍。
第三课时
内容:表演《大鹿》
1、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要点:在听唱之前,学生听录音拍手轻读歌曲。
2、表演时要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控制。第二部分要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3、分角色表演。
4.通过音乐创作实践,全体学生能够从歌唱、表演中体验到快乐和愉悦。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课型:表演课
教学内容:
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排演动作。
教学重点:
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
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头饰、面具,音乐教室也要适当布置一下,还要事先培养各班的音乐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准备好《小动物告别会》歌曲的磁带,还应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使这项活动既热烈,又井然有序。学生方面自己准备一些头饰或面具,并设计几个舞蹈动作。
2、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分别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3、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
4、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老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学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5、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6、小结
教后反思:
利用多媒体教学,迎合学生“好奇“的.特点,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创设情景教学,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不仅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中重过程、重思维、重实践,学生能够踊跃发言讨论、评价、积极研究、思考。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及合作交流能力。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箫》是一首山东汉族民歌。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全曲共有九个乐句,乐句长短不一,旋律起伏跌宕、优美动听,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平稳流畅。箫也称洞箫,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民间常用一根竹管做成,管身开六或七个按孔,一端有吹口,竖吹。歌中描述了用紫竹做箫及“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的吹箫过程,其中“吁底吁底”四字采用得形象生动,衬托出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兴奋心情和欢乐场面。
?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这首经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罗修斯卡改编成的乐曲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后来,乐曲又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独奏曲和合奏曲。“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的圆圈舞。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学情分析
本课以“跳动的音符”为题,通过听、唱、读拍、认读等教学方法,把枯燥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音乐小屋》,从“跳动的音符”中获得音乐学习的快乐。
2.能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并背唱歌曲。
3.对比聆听作品《单簧管波尔卡》和《三只小猪》,感受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及乐器音色特点,能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音乐。
4.认识音乐力度记号f和p,并能在歌曲演唱中运用强弱变化来表现。能根据指定音即兴编一编、唱一唱。
5.能认读“do、re、mi、fa”在二线谱上的字母谱。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活泼有弹性和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力度记号f和p,并能在歌曲演唱中运用强弱变化来表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听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动物头饰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第六课歌曲。
二、表演《音乐小屋》
1.师范唱发声练习,导入学唱。
2.请生模唱练习,注意用“轻盈、跳跃”的方法演唱。
3.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旋律。
3.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提示:《音乐小屋》唱出了什么?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拍手。
4.再次范唱,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5.师生接龙,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再听录音,轻声填词,教师教唱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
提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哪个地方应唱得弱,哪个地方应唱得强一些?使演唱歌曲更有表现力。
7.分小组为演唱歌曲加入打击乐,看哪一组为歌曲的伴奏效果。由学生和老师评价。
三、聆听单簧管独奏《单簧管波尔卡》
1.完整地聆听全曲。提问:这首乐曲的演奏和本册哪首乐曲的音色相同?模仿演奏动作跟音乐做一做。
2.师简介波尔卡--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
3.复听乐曲,请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现相同和不同的音乐。
4.再次聆听乐曲,边听边用图形谱的方式表示音乐,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出来。
5.继续聆听全曲,请生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各段音乐的特点。
6.小结。
唱一唱:用轻盈、跳跃的声音唱唱歌曲《音乐小屋》。
板书设计:单簧管波尔卡舞蹈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音乐小屋》。
二、聆听管弦乐《三只小猪》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快乐、活泼、诙谐的情绪。
2,复听,了解乐曲描述的故事情节,想象三只小猪的可爱形象。
3.随音乐带着感情用“la”模唱旋律,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随表演,加强对音乐的记忆。
4.再次聆听,听到不同的变化时,用不同的动来表现。
5.为旋律,编配儿歌读读、唱唱。
三、情景编创表演
1.分小组、分场地设计情景。
2.分角色设计动作。
3.小组内表演。
4.个别展示、评价。
四、编创与活动
1.师简介力度记号强-f弱-p。
2.结合歌曲《音乐小屋》的前两句,用不同的力度对比演唱,感受力度的变化。
3.找寻身边的物品,使其发声,表现强弱的不同。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音乐小屋》。
二、学唱歌曲《箫》
1.聆听范唱,简单了解民族乐器-箫。
2.复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聆听歌曲旋律,辨别旋律中相同和基本相同的部分。
4.教师范唱,请生小声哼唱。
5.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歌曲。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每一句之间的连贯、舒展。
7.跟琴轻唱,随机反馈指导。
8.跟伴奏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9.清唱歌曲,师随机纠错指导演唱。
10.分小组编创动作,在象声词“吁底吁底”处,有节奏地模仿吹箫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认一认,编一编,唱一唱
1.师范唱旋律,请学生认读。
2.跟着老师的琴视唱旋律。
3.师在钢琴上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弹奏出“d、r、m、s、l”这五个音,请生仔细聆听。
4.分小组,分别以d、r、m、s、l开头,编创旋律。
5.分别展示创编旋律,并板书到黑板上,共同唱一唱。并一一评价,选出优秀的进行表扬鼓励。
背唱:课下背唱歌曲《箫》
板书设计:d、r、m、f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一、感受强弱
1、听音乐进教室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
1、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一拍一动。
2、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三、学唱《小小的船》
1、导入新课
师问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空中还缺了什么呢?(出示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出示小船图片)你喜欢月亮吗?你愿意去月亮上吗?如果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课件逐一出示《小小的船》的诗歌内容。揭示课题。
2、边看边听范唱音乐,请生跟着音乐拍一拍手、摇一摇身体。
3、有节奏地歌词朗读,听范读,师领读生跟读。(出示歌谱、节奏谱,播放范读)
4、请生随节奏边读词边摇摆身体。
5、师范唱歌曲,分乐句教唱,生跟唱。
6、集体齐唱歌曲,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
7、做音乐游戏(摇小船),请生两人一组,边唱边划船。(播放音乐,提醒生注意安全)
四、贴图比赛
将生分为四组,请生分组讨论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根据老师给的素材和歌曲的内容,你能贴出美丽的夜空吗?大家自己来评价,选出优胜组。
五、想象创编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假如你能飞上天空,你希望在夜空中看到的什么呢?你会在天空中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把想象到的人物和想做的事情编成动作来表演一下好吗?
六、 总结下课
师:你喜欢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吗?现在我们大家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能去太空遨游。去坐着月亮船摘星星!大家说好吗?!现在让我们划着月亮船轻声地走出教室吧!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
(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
(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
(2)(课件播放音乐)
(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
(5)出示课题
二、学习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
(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
(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
(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8)课件出示521
(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
(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嘿嘿
(2)拍手跺脚
(3)伴奏乐器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评价
(3)课堂小结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