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教案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有效的教案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实际生活的教案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猜灯谜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猜灯谜教案7篇

猜灯谜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

〖教学过程〗

一、抄一抄

1.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汉语拼音朋友,这几个单韵母你一定很熟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座位,汉语拼音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出示四线格)这就是他们的家,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3.看书第3页,抄一抄,认真观察单韵母在四线格的位置。(认识中格)

4.照样子,抄一抄。

二、学习填写《偏旁表》

1.以“方框儿”为例,指导学生看明白三竖行表示哪三项。

2.师生共同完成第二行“火字旁”的填写。

3.学生独立填写第三行,教师给予指导。

三、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与“元宵节”相关的知识

可以是有关元宵节的传说,对联的由来,相关的诗句、或对联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灯谜、自读课文《元宵节》,试编谜语

1.学过了元宵节这一单元的两首儿歌,能说一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人们观赏、猜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大家猜一猜。

3.老师这里就有几条谜语,(课件出示花灯,上面有灯谜)聪明的小朋友,准能猜中。

小鱼花灯:一群小孩排成队,手拉手儿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山羊花灯:一群小白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谜底:水饺)

?教师放慢读谜语的速度,可示意学生会读的地方和老师一起读,这也是一个识字的过程,以猜灯谜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体验语文就在生活中。〕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读课文《猜灯谜》。

5.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读文章,订正读音。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示一个花灯,上面写着课文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生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课文中谜语语句优美、形象。以多读、多记的方式鼓励学生积累。从学期初随学随记,形成积累,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二、仿造句子说一说

1.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一说吗?(课件同时出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1.元宵节的晚上,______在一起______。

2.换个时间,再来说一说。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

三、口语交际

1.过年时,家人在一起多快乐。口当、口当、口当,门敲响了,客人来了。猜猜他会是谁呢?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生各抒己见)

3.和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一评,请扮演小客人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小主人,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四、作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讲给大家听。

猜灯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猜灯谜教案篇3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教案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猜灯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3、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猜灯谜教案篇5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通过制作月饼、观赏月亮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

3.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制作月饼

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完成后,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如教师问: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二)制作纸灯笼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教幼儿完成灯笼制作,可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最后,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四、亲子游戏:

猜灯谜

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请孩子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他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孩子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猜灯谜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

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活动反思: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猜灯谜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读谜面,猜谜底,说说猜出的理由,让学生对谜语产生浓厚兴趣。

2、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猜出谜底。(重点)

2、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难点)

教学用具:磁性黑板一块,普通小黑板三块、教学用图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一块玩猜谜游戏。

2、同学们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大胆说,勇敢讲,错了不要紧,不知道也没关系。

3、谜语: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隐语",俗称之“谜”。如: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个白胖子。(暗射花生);齿在口外(暗射呀)。

4、谜语由三部分组成,题目叫谜面,猜测的范围叫谜目,答案叫谜底。如:“一个绿娃娃,跳水顶呱呱,冬天它睡觉,夏天把虫抓”(谜面)。打一动物(谜目)(谜底:青蛙)

二、学习猜谜。

1、以“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为例,阅读谜面,找出重点词语,理解句义,分析思考,概括谜底特征,猜出谜底。

2、总结猜谜语的方法。我们在猜谜语时要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把握谜语所说的特点,想一想什么事物符合谜语所说的特点。猜谜语也就是要掌握“读→想→找→猜”的顺序。

三、游戏开始。

1、猜谜游戏不仅有趣,而且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机灵和聪明。把学生分成机灵队和聪明队两个组,以比赛的形式,一块来玩猜谜游戏。

2、游戏规则:

老师在说谜面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仔细听,一边听一边想,这样才能猜出谜底。

每组小声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将谜底写在小黑板上,然后亮谜板。猜对谜底的老师给其队贴一颗智慧星。

通过游戏让机灵队更聪明,让聪明队更机灵。

3、物迷

(1)叫猫不是猫,眼被黑圈包。竹叶是粮食,珍贵又稀少。(打一动物。)

(2)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剥开衣服看一看,颗颗珍珠露出来。(一种农作物。)

(3)尾巴像辫子,耳朵像扇子,腿儿像柱子,鼻子像钩子。(打一动物。)

(4)有个古怪老公公,网儿撒在半空中。白天不做事,夜里捉小虫。(打一动物。)

(5)西瓜不够大,埋在地底下。如果碰到它,马上开火花。(打一军用武器。)

(6)细长身子大圆点,绿绿叶子黄脸蛋,每日对着太阳笑,结的籽儿嗑不完。(打一植物。)

(7)什么调味品,半截在地面,半截在土中,半截白、半截绿,半截实、半截空。(打一调味品。)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打一种树名。)

4、字谜

(1)(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2)一千零一夜(歼)

(3)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4)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5)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6)守门员(闪)

5、评选获胜队和猜谜大王。

四、讲谜语故事。

把谜底留在下节课揭晓:同学们在课下认真讨论讨论,仔细想一想,把谜底猜出来。

五、课外延伸

1、在课外多收集一些谜语,互相猜一猜,开展猜谜活动,看谁最聪明。

2、布置学生把今天新知道的谜语说给家里人猜,并问问是怎么猜出来的。

猜灯谜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有趣的图形教案7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教案最新7篇

传统节日教案教案7篇

6,7的减法教案大班教案6篇

益智教案大班教案7篇

小班跑的教案教案最新7篇

猪的教案教案模板7篇

健康教案保护眼睛教案参考7篇

拼音教案i的教案推荐7篇

小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教案7篇

猜灯谜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