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更新内容以适应教学改革需求,是教案保持活力的必要措施,,教案中的小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数学4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1
活动时间:xxx年4月11日
活动目标:
1学习把5个以内物体按高矮正、逆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高矮的顺序关系。
3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会变的小丑”
2学具准备:“会变的小丑”
3《操作册》第二册第11-1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2集体活动。①初步感受高矮的顺序关系。
创设情景:小丑三兄弟来我们幼儿园表演杂技拉!看他们头部、上身和下身都分开了。小丑兄弟说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帮我们接好呢?
教师出示教具“会变的小丑”,引导幼儿观察每三张图片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标记,分别是月亮、太阳和星星。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按标记将三个小丑分别按头部、上身和下身的顺序拼成3个完整的小丑娃娃,再比较谁高谁矮。
②学习按高矮进行排序的方法。
继续创设情景:第一个节目表演完毕,小丑演员准备派向观众道谢,我们来给他们按高矮排排队吧。
教师示范先找出最高的一个小丑放在左边,再找出剩下的小丑中最高个一个顺次摆在右边,最后将最矮的放在最左边,从左到右排好。
引导幼儿从左到右观察,小丑娃娃越来越矮。
教师小结:这是按从高到矮的规律排列的。请幼儿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将小抽娃娃再按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③游戏“大变身”。
继续创设情景:第二个节目,换身表演开始。.
请小朋友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先给3个小丑按高矮正逆排序,然后尝试换每个小丑的衣服和裤子,观察小丑高度的变化,重新进行高矮排序。
3游戏活动
教师:小丑兄弟表演的真好,我们也来活动活动身体,表演一下吧。游戏“用身体动作表现高矮”。教师和幼儿一起举手的不同高度,蹲与站的不同高度进行高矮排序。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共同小结按高矮排序的方法:按高矮排序时要逐次去选,这样就不会遗漏。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第二册第11-12页的活动。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
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
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分类记录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请4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台,并请幼儿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分类结果。“我们要把这里有4个小朋友的事记下来,可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4”表示人数,用娃娃头表示小朋友)“谁能把有相同之处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排的,他们哪里一样?”(这两个是男孩,这两个是女孩)“这又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和简单的标记来记录)“除了这种排队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在幼儿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标记来记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帽子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之处。
(2)启发幼儿说出帽子的`各种用途。
(3)提出分类的要求。“原来帽子的用处这么大,我们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帽子,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帽子商店吧。想一想开商店我们要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引导幼儿先从整理帽子开始)“我们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说可以怎么摆放呢?”(引导幼儿说出将帽子按同一特征摆放)
3、小组活动
(1)提出记录的方法。“今天,我们请4组小朋友来整理一个柜台。首先,请上来的小朋友数数柜台上有几顶帽子,用数字和标记把它们记下来;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摆在一起并数数每种有几顶;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看看该怎么记录。如果你们还有别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数数每种有几顶,想一想该怎么记录。记住每分一次,就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分类时要按同一标准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别的标准再次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分类的标准。
(4)观察幼儿的不同记录方法。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
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两个半圆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个大圆形的桌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两张正方形的桌子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的桌子、4张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桌子]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4
活动目标:
按1、2、3的数量把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贴绒实物卡片:交通工具卡片一套(3辆公共汽车、1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1—3点卡一套。作业卡数套。
2、每个幼儿1个梨、2只苹果、3个香蕉。1—3点卡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贴绒图片,将其无规则地贴在绒板上,请幼儿观察说出: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让幼儿将相同的车子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有多少辆?
2、出示点卡,将点卡(并列但有间隔)贴在绒板上。提示幼儿:大人下班了,这些车要开回车库去,这些有圆点的地方就是车库。数量是几的车就开进圆点是几的`车库。谁能把车开进车库呢?引导幼儿将1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3辆小汽车分别贴在圆点为1、2、3的旁边。
3、幼儿操作,每人将水果卡片摆在桌子上,按水果特征分为3组,点数出每类水果的数量,并在各组水果旁边放上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4、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分别将蝌蚪圈出1、2、3个,再分别与相应的圆点画线连接起来。
(2)让幼儿说出画面上有什么?分类、计数,并将数量相同的两组东西画线连起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重点
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活动准备
1.绳子两组(参见:p26附一附二)
2.操作材料:第19页《比比谁的长》、第20页《远和近》的操作材料、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比较物体的长短
1.教师出示第一组的两根错开摆放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猴有两根绳子,它准备用长绳子编一个大兜,可是它现在分不清哪根绳子长,哪根绳子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的'长短时,应将一头对齐比较。
师:你来试一试。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比长短的时候要把两条绳放放平,然后一头对齐,看看另外一头哪根长?
3.教师出示第二组的两根打结的绳子,引导幼儿比较。
师:这里还有两根绳子,你能分清哪根长,哪根短吗?为什么?
4.教师将打结的绳子松开进行比较,验证幼儿的判断。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幼儿想办法)
师:那我们来把绳子松开看一看,放平、对齐,哪根长?
5.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长短时,还要关注绳子的弯曲程度。
师:所以绳子是不是看着哪根长就是哪根长?我们还要看一看绳子有没有弯曲着,弯曲的越是多,就越是长。
二、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比比谁的长。
师:图上有谁?比一比,谁的尾巴最长、飘带最长、鼻子最长?请在相应的长短线旁贴上合适的标记。
2.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谁先吃到饼干。
师:三只老鼠偷吃饼干,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近,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远?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标记上画圆圈。
三、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集体验证。
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幼儿。
活动延伸:
1.数学区可以不同粗细的圆柱积木、不同长短的绳子,让幼儿自己把绳子绕在积木上,比较绕的圈数的多少,从而体验积木的粗细对绕绳子圈数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如比较碗的大小、裤子的长短、椅子的高矮等。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手口一致数出5以内的水果数量。练习5以内的数数,能按数量取物。
2、能感受买水果的乐趣。体验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果超市场景、水果篮(篮上有不同数量、颜色的图形标记)
“钱”(1――5圆点)
活动流程:看看说说――买水果――品尝水果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
1)师:我的水果超市开张了,欢迎大家一起来买水果。
2)师:这么多好吃的水果,请大家看一看,你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的颜色、味道。)
3)营业员带幼儿边逛边聊聊:自己喜欢的水果。
2、买水果
1)领“钱”
营业员:请大家先去银行领钱,看清楚你领的是几圆钱。(幼儿领好钱后后“营业员”可以问问孩子领了几圆钱?)
2)拿水果篮买水果
a:营业员:今天的水果篮可有点不一样啊!(教师让顾客看看篮上的标记,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宝宝,)看清楚你领的是几圆钱,就去拿有几个图形宝宝的篮子,然后再在篮子里装上和你的'图形宝宝、钱一样多的水果。
b:请一个幼儿先试一下。
c:幼儿去买水果,营业员边看边问问幼儿:你领了几圆钱?买了几个水果?
重点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边点边数,并买相同数量的水果。
d:请孩子互相看看你的朋友水果买对了吗?
3、品尝水果
1)营业员:今天买了这么多的水果,我们带回去请我们的朋友一起吃好吗?
2)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水果。
幼儿园数学4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
2.启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和体验数数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学会手口一致的数4以内的`实物。
活动准备:老鼠头饰、猫头饰、ppt课件、歌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图片、1-4的数字卡片、鱼若干、老鼠若干、教学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影片《黑猫警长》,以猜谜的形式引入课堂
1.播放影片《黑猫警长》,请小朋友细心观看。
2.提问幼儿"谁来了","黑猫警长来干什么"。
二、复习数字1-3,并学习点数4
1.课件出示一只猫,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几只猫?数字1像什么?
2.课件出示两只鼠,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鼠?数字2像什么?
3.课件出示三只鼠,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鼠?数字3像什么?
4.又来了几只猫,请小朋友数一数,在黑板上展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并认识数字4(重点强调手指指一个数一个,并且数到几停下,总数就是几)。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数字变变变。
三、幼儿操作:给猫喂鱼
1.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给猫喂鱼的方法。
2.教师交代规则(小朋友边从盒子里拿出小鱼边数数,并把猫吃的鱼摆在一条线上,数完的小朋友很快坐起来),请全班小朋友给猫喂两条鱼、三条鱼。
四、游戏:"猫警士捉老鼠"
1.教师充当黑猫警长给幼儿(猫警士)传授本领。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当猫警士?合格的猫警士需要听警长的统一指挥。
所以现在我(警长)说做什么,小朋友就跟着做什么好不好?
2.教师给幼儿配发警士帽,请幼儿辨认自己拿的是数字卡片几,和老师的数字宝宝对对碰。
3.教师请幼儿捉老鼠,拿的是数字卡片几,就捉几只老鼠。
4.教师请所有幼儿警士消灭课件中的老鼠,有几只就打几枪。
5.给勇敢的猫警士奖励红花。(猫警士打死几只老鼠,就奖励几朵小红花)
幼儿园数学4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