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是针对单一课程的详细计划,也可以是更广泛的教育计划的一部分,教案还可以包括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以确保课堂秩序和学生参与,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洗手瑶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洗手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洗手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随音乐玩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活动。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洗手》
2、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已熟悉音乐,懂得正确洗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经验导入。
师: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平常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洗手的方法并用动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倾听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样洗手的?(了解音乐内容)
(2)听音乐做肢体律动。(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拍手感应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3)钢琴弹奏,跟随教师唱歌。
3、探索游戏动作。
(1)根据歌词内容逐句探索游戏动作。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引导幼儿回忆生活,模仿动作,教师提升、示范,钢琴跟进练习)
(2)教师完整示范,做律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学习律动。(提醒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4、游戏:洗手。
(1)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第一遍:全体幼儿伴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第二遍:有个别幼儿检查)
(2)全体幼儿做成圆圈,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注意提醒幼儿伴唱)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进行游戏。(注意随时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是本活动的亮点,洗手,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感知以及生活经验,当我们的孩子通过音乐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洗手的细节通过律动表现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乐曲的本身,还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在其中,当我们的孩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讲卫生很重要,当我们孩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洗手美的表达,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在一个富有情节性地环境中得以升华。
洗手瑶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懂得洗手的时间和重要性。
2、根据洗手流程图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洗手的时间和重要性。
难点:根据洗手流程图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活动准备
1、挂图:小手洗一洗(贴在盥洗室的墙上)
2、盥洗室内准备4—5块颜色、形状、香型不同的香皂。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洗手的时间和重要性。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什么时候手会变脏呢?(饭前便后、吃东西前、户外活动后等)
2、为什么要洗手呢?小手洗干净后再吃饭,才不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不然容易生病。
3、你在家是怎么洗手的?
(二)一起看幼儿用书,给幼儿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并请幼儿一起学学洗手的'动作。
1、湿:打开水龙头,把手冲一冲。
2、搓:关上水龙头,抹上香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搓搓大拇指,搓搓手腕。
3、冲:打开水龙头,双手手指朝下,将手上的肥皂泡冲洗干净。
4、捧:捧起水冲冲水龙头,再把它关紧。
5、擦:拿小毛巾将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的水迹擦干净。
(三)带领幼儿走到盥洗室,认识洗手的相关用具。
1、这是香皂你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2、香皂可以帮我们把小手洗得更干净。
(四)组织幼儿根据洗手流程图的提示,轮流洗手并擦手。
洗手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准备材料:
?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重点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洗手瑶教案篇5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手指甲 勤修剪 既卫生又美观
剪完后 把手洗 脏指甲 要清理
活动准备:指甲??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小脚,上面长着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都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样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2.教师: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以后我们自己可以剪指甲了,我们都要做讲卫生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可以在平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指甲,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2.帮助幼儿练习剪指甲的技能。
注意事项: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女士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幼儿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洗手瑶教案篇6
设计背景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孩子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难点是养成洗手习惯。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小毛巾,洗手液或香皂若干。
2、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3、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
二、听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1、老师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
“小熊豆豆可顽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脏了!……”
2、老师边做手势表演边讲故事,小熊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呢?它应该怎样做呀?(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会疼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三、设计问题,引导孩子们观看相关图片,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我是怎样洗手的”。
2、出示洗手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她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
(引导孩子们理解画面内容,并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冲手——搓香皂——搓手心、手背、手指——冲水搓洗——擦手。
(老师根据画面内容边做动作边讲解)。
4、引导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
5、老师和孩子们谈话交流:“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
(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四、让孩子们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老师引导:“现在已经是否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得最干净。”
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引导孩子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瑶教案6篇相关文章:
★ 绘画教案6篇
★ 方法教案6篇
★ 区教案推荐6篇
★ 搬礼物教案6篇
★ 自由鸟教案6篇
★ 儿歌夜教案6篇
★ 昆虫瓶教案6篇
★ 春节见教案6篇
★ 葫芦馆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