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的巩固和复习时间,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有了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想幼儿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飞行人和直立人图片、背景图片两张、水彩笔、画纸、双面胶带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或人物。教师:“有什么,他们会飞?”幼儿“小鸟?”“小鸟它为什么会飞?”“因为有翅膀!”……“还有什么也会飞?”“奥特曼”“阿童木”……
2、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教师:“昨天晚上,我给自己画了两幅画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幼儿:“一个是飞着的,一个是站着的。”教师:“飞着的和站着的身体的部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用你们的小手指当画笔,来画画飞着的人!教师:“不行不行!我还飞不起来!帮帮我吧,帮我加上能让我飞起来的工具吧?”幼儿:“给你加翅膀!给你加竹蜻蜓!给你加魔法棒……”
3、引导幼儿观察飞行在天空时看到的事物,丰富幼儿绘画的背景。“我飞呀飞!”“看看我在哪幅里更象在天上飞?”
幼儿“有云!”“有蓝天……”
教师:“啊?这棵树怎么了?怎么这么矮?”幼儿猜……教师出示一棵完整的大树!“其实这棵树有这么大!画上只有一个树顶,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猜测房顶
教师:“我在天上飞还能看见什么?”
4、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画,我在飞!先想想你准备画你用什么方法飞上天,然后在画,你在天上看到的东西。”
5、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故事《我想飞》是《我想飞》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学内容,通过小纸人为实现自己“想飞”的心愿,而不言放弃的态度和形为来体现幼儿想飞的迫切心情。
通过对教材深入地理解,我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飞啊?为什么想飞?”随着简单的导入,孩子们的思维被紧紧地吸引到课题上来。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敏感到这个教材的特点:写出了孩子的心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飞翔。因此,孩子们理解小纸人的心愿和行动。基于这样的发现,我在课中引用了第一人称进行教学,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小纸人,当伙伴们讽刺嘲笑你时,你会怎么说?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飞上蓝天时,你的心情怎样……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很快地使孩子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经验理解着角色的心理变化,仿佛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看到斌斌张天双臂,仰着头喊着:“我想飞、想飞、想飞!”时,当看到胤胤表演着一头载到地上时的情境,当鑫瑜和淼淼说着对白时,我发现,这已经不是书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在这样的教学中,书本上文本中的语言、词汇已经显得不精彩也不重要了,更多的是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组织着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着情感。
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述、表演、讨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能成功,我想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把握正确。我很好地将孩子的愿望与小纸人的愿望融合在一起,直接提取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来想象讲述小纸人的想法,用表演来再现这样的场景,让幼儿有感而说,有感而发。
2、教师的激情投入。我在引导幼儿表现小纸人时,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表达了小纸人真切的愿望和情感,孩子们深受感染,并由此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孩子们不仅加入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教学策略的适当运用。第一人称式的讲述,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故事。只有能令孩子身在其中,深有体会,才能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一:意愿画《我帮妈妈绕线团》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绘画的基本方法。
2.让幼儿学会正确的使用油画棒。
*活动准备:
1.毛线团一个,油画棒和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2.轻音乐碟片。vcd。
3.教师身穿毛衣。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绕毛线的动作。
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漂亮的毛衣,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出示毛线团,告诉小朋友毛衣就是用毛线织起来的。让幼儿回忆妈妈织毛衣的情形。并和老师一起来帮妈妈绕毛线。
幼儿随老师做动作。
二:老师示范绘画方法。
1.教育幼儿正确使用油画棒。
2.老师在黑板的画纸上示范绕线团。
3.让幼儿练习绘画。
三.幼儿绘画。
1.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2.播放轻音乐让幼儿练习绘画。
3.老师巡视辅导,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画姿。
四.讲评。
1.给能大胆绘画的幼儿都奖励一个小俏点。
2.当面表扬绘画优秀的幼儿。
3.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小画廊当中,让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二:水粉印画《哪里来的印子(小脚丫和小手印)》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2.幼儿对印画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准备:
1.各色的水粉。各种形状的图形。
2.清水,盆子,毛巾。
3.大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示范印子,激起幼儿的兴趣。
1.在大白纸上拿出用各种形状的图形在纸上印画。激起幼儿的兴趣,并了解什么是印画。
2.让幼儿示范拿出物品印画,二.让幼儿印小手印。
1.让一个幼儿示范把自己的小手放在水粉当中把手掌中粘满水粉,然后手指分开印在白纸上,小手印就出来了。
2.教师讲解要领,手掌要沾满水粉。印时要手指分开。平放在纸上。
3.让幼儿每个人都印小手印。
4,给幼儿洗手。
三.印小脚印。
1.教师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了,让幼儿光着小脚丫沾满水粉踩在白纸上,小脚印就出来了。
2,轮流让幼儿印画。
3.给幼儿洗脚。
四.幼儿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
五.老师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三:蜡笔画《小雨点(点的练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雨点特征以及雨点的画法。
2.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范画,油画棒。
2儿人手一份画有雨伞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给幼儿讲述故事《下雨了》。
2.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
3.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幼儿:雨伞。
二.绘画雨点。
1,教师出示带雨伞的范画,小雨点。让幼儿欣赏。
2.老师示范绘画雨点。
3.老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老师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2.幼儿在雨伞的周围画上小雨点。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幼儿的作品1,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
2.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绘画习惯。
活动四:泥工《多彩的汤圆(团圆的练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橡皮泥,并认识橡皮泥。
2.感知橡皮泥的特性,并学会把橡皮泥团圆。
*活动准备:
实物汤圆一袋。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二.出示实物汤圆。让幼儿感知汤圆的形状。
三.教师用橡皮泥搓汤圆,让幼儿观察记住步骤捏--揉---搓---团圆。
四,让幼儿感知橡皮泥的特性。
五.教师讲解使用橡皮泥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六.让幼儿独自动手做汤圆。
七.表扬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和习惯好的幼儿。
活动五:折纸:《茶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初步的折纸习惯,学会对角折。
*活动准备:
1.实物水杯一个,作品茶杯一个。
2.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初步对折纸活动感兴趣。
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认识。老师用这张纸折出各种幼儿熟悉的东西,激起幼儿折纸的欲望。
二.教师让幼儿观察水杯的样子。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能画出人物正面、侧面的几动态。
3、发展幼儿相信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绘画技巧。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你能飞吗?
2.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有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叫《你能飞吗》,想一想哪些动物能飞呢?
1.请小朋友看一看动画片里有谁?谁会飞呢?
2.它们是靠什么飞上天的?
二、激发幼儿想象,拓展幼儿思维。
1.想一想,能飞上天的有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
2.鸟类为什么能飞上天?它们靠的是什么?
(幼儿讨论,发言)
3.飞机没有翅膀,为什么也能飞上天?
(飞机有螺旋桨)
三、幼儿想象作画
1.小朋友,你想飞上天吗?你可以借助什么飞上天?
(让幼儿用动作学一学怎样飞,启发幼儿横着飞、竖着飞。可以借助飞机,气球等。)
2.幼儿作画,教师交代要求。
(1)可以画天上的人物、小鸟等其他东西。采用不同的东西使自己飞上天,
如:翅膀、气球、螺旋桨等,并画出人物的不同姿态。
(2)启发幼儿利用遮挡的关系画出许多的房子和动物等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四、作品欣赏
1.教师重点讲评有创意的作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2.幼儿互相观赏作品。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的内容。
2.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
1. 出示大象图片。问:这是谁?大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为什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
2. 出示小猴图片。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尾巴你想干什么?
3. 出示长颈鹿图片。问:这是谁?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脖子你想干什么
二:学习朗诵诗歌
1.有一首诗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师示范朗诵一编。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
3.师幼一起朗诵2编,边朗诵边表演。
三:创编诗歌
1. 幼儿以4人一组合作创编一段诗歌。(讨论)
2. 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
3. 师幼整理诗歌。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感受与体验作品中主角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鼓励幼儿乐于帮助他人。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
1、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出示课件图片: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看一看图上都有谁?有什么特点?
二、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
(一)幼儿自主阅读小书3--5分钟。
(二)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1、出示图片1,提问: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河马怎么想的?
幼儿尝试说,教师小结:正值丰收的季节,公鸡正在啼叫,鸡妈妈正在下蛋,羊儿与牛儿正在忙着割草,动物们都很忙碌,只有河马弟弟正张大嘴巴打着哈欠。
2、出示图片2,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发生了什么事?。
小鸡怎么办?他们能得救吗?
3、出示图片3,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师:河马用嘴含住小兔,躲过了饿着肚子的狐狸。)
4、出示图片4——6,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
图片4:小鸡做游戏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河马用嘴马接住小鸡,帮助了小鸡。
图片5:牛儿的马车拉不动了,河马用头帮牛儿顶着车,帮助牛儿回了家。
图片6:小动物们开心地围着河马,向它道谢,说:“河马你真棒!谢谢你的帮忙,我们今天真开心。”河马也高兴地说:“我也很高兴能帮忙!”
三、完整看故事动画。
这些图片看完了,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我想帮忙》,完整的看一看这个故事吧(播放故事动画)。
提问:你们喜欢河马吗?如果你是河马,你会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吗?
四、出示教师自拍的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帮助老师和小朋友的照片,鼓励幼儿乐于助人。
(幼儿帮老师擦桌子、某某帮 同伴穿衣服、幼儿帮老师整理书包……)
小结: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爱永远充满在我们的身边。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名称:《我想帮忙》
活动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
3、帮助幼儿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重、难点:
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二、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出示图片1,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师: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啊!快瞧瞧它们都是谁,在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2,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师:河马边打哈欠边想:小动物们都在忙,我也想去帮帮忙,可是,我怎么帮忙呢?)
3、出示图片3——6,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
(图片3:狐狸想吃小兔,小兔落水,河马用嘴含住小兔,帮助了小兔。
图片4:小鸡做游戏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河马用嘴马接住小鸡,帮助了小鸡。
图片5:河马看见小羊们在吵架,走过去给它们讲道理,还趴下身子陪它们一起玩儿。
图片6:小动物们开心地围着河马,向它道谢,说:“河马你真棒!谢谢你的`帮忙,我们今天玩儿得真开心。”河马也高兴地说:“我也很高兴能帮忙!”)
4、认读词语:帮忙。
a、师:(出示字卡)刚才我们看了河马爱帮忙的小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帮忙”这两个字宝宝吧!
b、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
师:两个字宝宝好朋友玩儿捉迷藏,一个字宝宝藏了起来,现在,剩下的这个字宝宝想请咱们来帮忙,谁能帮它找找好朋友?
三、引导幼儿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出示幻灯7,启发提问:(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
1、想一想,河马都帮助了谁?它是怎么帮的?(河马帮助了小兔,它用嘴含住了小兔。)
2、说一说,你要是这个爱帮忙的河马,你会怎么帮小动物们呢?
四、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师: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和爱帮忙的河马一起玩儿,我们现在就来表演一下河马帮助别人的故事吧!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7
组织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都比较常见而又较熟悉交通工具,也比较喜欢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同时根据《纲要》的理念,让幼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我设计了这一综合创新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围绕“旅游”这一主题,想象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而进行交谈和操作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旅游”的话题进行交谈,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2、通过猜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水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形成交通工具的概念,知道其用途和不同的特征认知。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建构各种闪通工具,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案准备:
略
物质准备:
1、各种模型交通工具。
2、废旧皮鞋盒、牙膏盒、可乐瓶等废旧材料,双面胶卷,剪刀、彩笔或彩纸。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案过程:
一、用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1、猜谜:“身体像条龙,走路轰隆隆,跨大河,穿山洞,呜呜呜,向前冲。”(出示火车)
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猜谜:“水上一幢房,烟囱屋顶装,有时过大江,有时漂海洋。”(出示船)
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3、猜谜:“有人说我象老鹰,我说我像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去上海。”(出示飞机)
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4、教师小结,初步形成水陆空的交通概念。
提问:水、陆、空分别除了大轮船、汽车、飞机以外,还会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二、借助“旅游”的话题,要求幼儿自由组合设计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重点指导幼儿围绕“想象”的交通工具而进行操作。)
(1)幼儿自由结合交谈,想象设计什么东西?怎样做?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设计,要求说话声音响亮,清晰。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交代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五、活动延伸:听音乐,把自已做的交通工具开到一边进行展览会。
我想幼儿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通过故事理解小纸人想飞的愿望,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故事ppt,小纸人(手工纸、卡纸、瓦楞纸各3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幻灯、讨论)
1、小纸人会不会飞?它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吗?
2、它为什么想要飞?
3、你们有谁知道飞在天空中是怎样的感觉?
4、看来小纸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飞不起来的,你们愿不愿帮助他?
二、帮助小纸人试飞。
1、幼儿两两合作帮小纸人试飞。
2、交流喃
三、听赏故事后半段,感受小纸人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由于大家的帮助,小纸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说什么了?你们听了高兴吗?
提升:是呀,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看ppt,讨论如何帮助贫困儿童。
1、小纸人会飞之后,认识了许多朋友,也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它很快乐。可是昨天它给我寄来一封e-mail,说有些朋友需要帮助,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怎么办?
2、幼儿看ppt,对比自己的幸福生活,了解贫困山区的穷苦,激发帮助他们的愿望。
3、讨论如何帮助他们。
五、讨论。
为什么他们这么苦,还要坚持念书?
我想幼儿园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