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编写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礼物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礼物教案篇1
活动准备
音乐《圣诞礼物》。
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顶放有礼物的圣诞帽。
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内装各种糖果),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圣诞节到了
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析:听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进活动室。幼儿可以立即进入过圣诞的情景中。)
二、圣诞老爷爷的礼物
1.找找说说礼物在哪里。
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一找,互相说一说吧!
(析:这不仅给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教师、同伴交流的机会。)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
(析:这个集体交流的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
2.游戏:摸摸礼物快回来。
师:圣诞老爷爷要请你们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边玩游戏。用同样的方法摸圣诞帽里、外的礼物。)
(析: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师幼共同玩这个平时经常玩的游戏,不仅活跃了气氛,加深了幼儿对方位词的认识,而且增进了师幼间的感情。男孩、女孩分开摸不同方位的礼物,一方面提高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游戏时的拥挤。)
师:圣诞老爷爷带来了这么多礼物,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
(析:教师结合动作小结礼物所在的方位,直观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3.唱一唱"圣诞礼物"。
(1)教师演唱"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
(析:教师戴上手套装扮成圣诞老爷爷的形象,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并加上了动作,使方位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幼儿听得很认真,也萌生了表演的愿望。)
(2)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师:圣诞老爷爷唱得好听吗?你们想唱吗?那我们一起跟着圣诞老爷爷唱吧!
4.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礼物。
师:你们想要这些礼物吗?请你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析:看到这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孩子们很想拥有,所以教师设置拿礼物这个环节,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需要。)
5.与礼物捉迷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礼物捉迷藏好吗?请你把礼物藏起来。
师:你把礼物藏在哪里了?
(析:让幼儿自己选一个喜欢的礼物,然后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使礼物和幼儿直接关系。幼儿由此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正确运用学过的方位词,说说自己把礼物藏在了什么地方。如可以先请几个幼儿告诉圣诞老爷爷,然后请他们互相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以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
三、打开礼物看一看
1.摇一摇、听一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
2.拆开包装,拿出礼物,相互说说是什么礼物。
3.品尝、分享糖果。
(析:最后环节是本活动的**部分,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礼物教案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作品巧妙的构思:引人人胜的悬念,出人意料的结尾。
2.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领悟重要语句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崇高善良的人性,纯洁,高尚的爱情。
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人性美,人情美。
二、学法引导
读作品一想问题一总结思想内容一品评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理清情节,把握思想内容,体会精巧的构思。
2.难点
材料详略处理,以及重要语句的分析。
3.疑点
故事的结局是—种遗憾还是—种美?
4.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复述故事,在把握小说情节。通过设计问题发挥想像补充略写材料,比较作者详略处理的好处。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略
六、师生互动设计
1.学生熟悉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讨论分析:
①圣诞前夕,德拉给杰姆买礼物的标准是什么?而家境的介绍对情节收展有何作用?
②文中是怎样带有夸张手法介绍杰姆夫妇,两样特别引以为像的东西?
③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杰姆收到德拉送表链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欣然与感慨?
④小说为什么只写了德拉买礼物的全过程,而只字末提杰姆买礼物的过程呢?
3.总结归纳主题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
2、掌握小说主题
(二)教学过程:
1.介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初中学习过的作品有:
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
契诃夫(俄国)《变色龙》
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终其—生,共创作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说,若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它都体现了作家对健康的人性与健康的社会的强烈向往与追求!它歌颂着小人物在贫困生存中的善良,相濡以沫的真淳的品格,尽管不无苍凉的苦笑;它们揭露着那些“社会宠儿”的骄奢yin逸,尔虞我诈,寡廉鲜耻的卑劣本质,虽然表面上轻松乃至调侃;它们的怒斥着社会的丑恶黑暗,却以“鬼脸”笑谑……
2.看课文后,复述情节。
3.用一句话概括情节:
一对夫妻在圣诞来临之际为对方准备了最惊喜的礼物,而礼物却失却了作用。
4.小说中德拉给丈夫买礼物的标准是什么?而家中有无条件?
精致珍奇而真有价值的。小说的开头交代家境,表明没有条件。
5.小说的结尾夫妻俩所买的礼物是否“精致,珍奇而真有价值的?”(学生自由讨论)
6.归纳小说的主题
小说写了平民中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夫妻因为没有钱为对方买圣诞礼物,不得不各自卖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意使彼此愿望却落空,但却拥有更为温馨的爱,表现了贫困之中,无私的爱的美好纯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平民生活的悲惨。
(三)总结、扩展
小说中尽管社会是无情冷酷的,平民生活是无奈凄惨的,但人性的善良和崇高在那样的环境中更显的震揍人心,更让人感慨万分;可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完成书后练习四
(五)布置作业
1.小说中哪些情节突出表现人物无私的爱?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文中带夸张手法介绍杰姆夫妇两样特别引以为豪的东西,而各自为了对方又牺牲了自己的物品。
德拉为最后的决定而经过的一段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2.思考小说情节设计上有何精巧之处,完成书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
2.掌握材料详略安排。
3.感悟重要语句的言外之意。
(二)整体感知
在上节课文理清情节,概括主题的基础上,学习欧·亨利独特的小说艺术。
(三)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书后练习二)
(1)“一块八角七分钱”与圣诞节有何关系,德拉为何哭?
(2)德拉的头发一会儿披散下来,一会又梳起来,干什么?
(3)白金表链有没有给杰姆带来快乐?
(4)杰姆见到德拉时神情为何异常?
(5)杰姆带给德拉的礼物是什么?
2.复习上节课有关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写杰姆夫妇卖物品买礼物的情节中为何详写德拉?
(2)你认为本文构思上最出乎意料的是哪一处?这样写有何好处?
(3)拥有了白金表链,可是用以联结表链的金表却没有了,这是一种怎样的遗憾和怎样的一种美?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明确答案:(1)详写德拉。夫妻为赠送对方圣诞礼物而卖掉自己的最宝贵的东西的目的、心理,经过基本相同,详写其中一位德拉就有代表性,杰姆卖表等过程再详写就显的重点。这样详略的当地处理材料,文笔简洁使中心突出。
(2)小说的结局也可以说是高潮部分,德拉卖头发,为给杰姆买表链,杰姆卖金表是为给德拉买发饰,结果都卖掉了各自最宝贵的东西又都使各自的愿望落空,这种学法叫巧合,这种巧合,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和悲剧意义,详化了小说的主题,突出表现了这对贫困夫妻对对方的爱。
(3)这种美看似不够完整,失去了一部分,又得到了一部分,还是不完整的一部分,但他们却得了完整的心,完整的爱,这种爱是豪宅永远体会不到拥有不了的。所以说这种美更动人,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4)小说的情节似乎告诉读者,他们的各自的愿望都实现了,但却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实际上通过这一表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礼物的价值已远远地超过礼物本身的价格,他们通过各自为对方买礼物所表现出的情感已远远地超出了精美的礼物本身,所以说他们是最聪明的,他们在爱对方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对方的爱,所以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四)总结、扩展
欧·亨利的一生共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他最出色的篇章,毋庸置疑,正是像《麦琪的礼物》这一类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生活、品性的作品。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恰是现象实主义真滂。欧·亨利的小说不拘一格,短小轻灵地特意从侧面、细节甚至是反面撷取生活的素材,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以微妙小事,碎景聚合成社会的艺术缩影,这种现实主义的独特表现,以及其丰富内涵,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欧·亨利的小说,独具一·格的结尾,成为人们称道精巧结尾的专用名词,这种结尾远不是片面的,单纯的技巧,它是作者表现特定社会人生的艺术内容之一,就没有欧·亨利的小说内蕴,也就没有了欧·亨利的光彩照人的小说。
(五)作文
发挥想像,将文中杰姆卖表买礼物的过程详细细描述出来,写成200字的短文。
礼物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
2、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故事ppt课件、礼物盒、眼罩人手一个、卡片、铃鼓和碰铃各一个、葡萄干、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焦礼物,激发兴趣
(1)说说自己是否收到过礼物,是什么礼物。
(2)今天也有人来送礼物了,会是谁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
(3)它的礼物在哪呢?几个礼物盒?
2、显局部,仔细观察
(1)老鼠阿姨会把礼物送给谁呢?(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征去猜测)
提问:这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它们是怎样去拿礼物的?
(3)教师配乐讲故事。
3、作体验,再识感官
(1)教师:眼睛是很有用的,它可以用来看东西(出示“眼睛”图片)。今天用其它的办法来猜猜礼物盒里是什么?你有办法么?
(2)教师出示眼罩和乐器,请1名幼儿上台戴上眼罩,听指令找出铃鼓在哪里。
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出示“手”图片。
(3)引导幼儿不用眼睛、不用手,用其他的办法找出碰铃在哪里。
提问:你是靠什么听出来的?出示“耳朵”的图片。
(4)教师:老师这里有一盒好吃的东西。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还有办法猜出来吗?请2~3名幼儿利用鼻子闻、嘴巴尝的办法猜猜是什么食物。出示“鼻子”“嘴巴”的图片。
教师:原来,我们身上有好多器官都是有用的,要好好爱护它们噢。
(5)继续观察图片
小兔---耳朵---听;小猪---鼻子---闻;小松鼠---手---摸;小青蛙---嘴巴---尝。
4、测礼物,感受快乐
(1)出示礼物盒,教师发给幼儿眼罩,请幼儿通过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的办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礼物,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2)结合ppt,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3)游戏:变魔术。师幼共同分享盒子里的礼物。
礼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有为弟弟、妹妹作榜样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幼儿大胆与小班幼儿交往,学习尝试关照弟弟妹妹。
3、利用多种美术技能制作不同美术作品,作为礼物。
重难点分析:
重点:会用不同技能制作不同作品。
难点:体验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知识:中班学习了各种技能。
物质:各种美术材料(画纸、画笔、剪刀、彩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主题:
问:“今天早上我们幼儿园里有什么新变化?小弟第、小妹妹刚刚来到幼儿园一定很想家,我们怎样来关心、安慰他们呢?
二、展开:
1、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注意及时引导。
2、根据幼儿自己的想法,教师支持幼儿的选择,并提供不同材料,
3、幼儿利用自己的美术技能,制作不同作品,教师进行适当帮助,做好鼓励表扬。
4、启发幼儿利用礼物,想出一句关心或安慰弟弟、妹妹的语句。
5、组织幼儿到小班去礼物,并注意观察幼儿间的交往情况。
三、结束:回到教室,进行总结,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发展动作:平衡
活动内容:游戏“走过小河”
活动准备:小蘑菇12个。
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大胆迈步,保持身体平稳。
分散活动:跳跨栏、走小桥、钻小门。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礼物教案篇5
礼物,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也都收到过,收到礼物的心情呢?基本上也都是很开心、很兴奋的。这就让幼儿在第一时间对这个故事产生了一些幻想和好感,相信会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有帮助。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好玩的活动,这不禁让我有很多联想,又何况是天真烂漫的这群孩子呢?
这一篇语言教材——《老鼠阿姨的礼物》。其中蕴涵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值得我们的孩子去领悟、去欣赏、去学习。我们可以透过这篇教材,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刻画是鲜明、生动的,故事始终围绕着“礼物”展开,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拓展,这篇语言教材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今天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加以说课: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和学情
由于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觉和推理的基础,能较为正确的来根据感知觉进行简单的说明。小二班的幼儿对猜想游戏十分敏感,所以这个教材较为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
二、三维整合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喜欢与人谈话、交流;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大纲中所提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我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维度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学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理解画面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眼、耳、鼻、口、手的作用。
3.在游戏中体验运用感官的快乐。
以上三个目标中,第一条为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第二条为学习能力、策略的培养,第三条为情感能力、积极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培养。符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的教育目标。
重难点的分析
根据对大纲的理解,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生活目标的分析,确定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为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制定依据:小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只有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眼、耳、鼻、口、手的作用。
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教会幼儿使用感知觉器官并不难,难的是引导幼儿在参与使用中感受和理解感知觉器官的重要和作用。
三、愉悦赏识说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语言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语言绘本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游戏法:在幼儿园的各种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游戏“猜礼物”。让幼儿也来试试看,幼儿通过对感知觉器官的运用和参与,感知礼物,进行猜测。
2.图谱教学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通过图片提示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在观察发现中,由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玩玩、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四、顺应规律说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中,开始部分需要一段具有“唤醒功能”的活动,使幼儿从相对松懈、疲塌的“低唤醒状态”过渡到适中的紧张、集中、振奋的“高唤醒状态”。而经历了新授知识、技能的学习后,又需采用一些具有“恢复功能”的活动,使幼儿从相对疲劳、紧张的状态恢复到相对松弛、舒适的“低唤醒状态”。根据这种理论,本次活动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都采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内容,以比较有效的产生“唤醒”和“恢复”功能,以顺应幼儿心理、生理的变化规律(适应性原则)。本着发展性原则,作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活动,则注意迁移以往的知识技能,使得新的学习活动能够建立在旧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
第一环节:聚焦礼物,激发兴趣。
第二环节:突显局部,仔细观察。
第三环节:猜测礼物,感受快乐。
其次,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教师是幼儿感受意境的桥梁。从眼神、姿态、动作、表情、手势,甚至是手指的小小的一个动作都成为表现意境的手段,每一个变化都成为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在这个活动中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历练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礼物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正确运用“抱、开、拍、摇、吹”等动词。
2.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学说简单的句子。
3.幼儿乐意参加游戏活动。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圣诞老人头饰;
2.皮球、汽车、铃鼓、喇叭、小鼓、风车、娃娃、镜子、梳子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幼儿自由探索玩玩具
幼儿在音乐声中寻找礼物,引导幼儿观察有哪些玩具,启发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说一说拿的是什么、怎么玩的?
1.师:今天是圣诞节,圣诞老爷爷给我们送来了许多好玩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去把礼物找出来吧!
(随着音乐找到礼物:皮球、汽车……)
2.师:开始玩吧。玩过以后要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玩的?’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玩玩具)
二、引导幼儿运用“抱、开、拍、摇、照、梳”等动词,练习学说简单的短句。
1.创设一个幼儿敢说、想说、愿意说的情境,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玩一玩、说一说。
(1)幼儿教老师玩,结合动作学习“抱、开、拍、摇”词。
师:我拿皮球,皮球怎么玩呢?谁来教教我?
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来玩皮球,大家一起和他学做拍一拍、滚一滚等动作。
(2)幼儿学习句式“我拿什么怎么玩”。
如:“我拿皮球拍一拍”。
2.幼儿自由交谈自己拿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教师巡回倾听。
师:小朋友们玩得都很高兴,那就对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玩的”?和他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我拿镜子照一照’、有的小朋友说‘我拿汽车开一开’、有的小朋友说‘我拿娃娃抱一抱’……说的真完整真好听!
三、探索新玩具的玩法,学习新的动词“搓、转、吹”。
1.探索新玩具的玩法,学习玩的动作“搓一搓”、“转一转”、“吹一吹”。
师:看,这里还有更好玩的玩具呢!
(出示拨浪鼓、风车、喇叭)
2.以玩具在睡觉,如何叫醒它们的疑问启发幼儿说完整的句式“我拿什么怎么玩”。
师:这些玩具正在睡觉呢,你能把它们叫醒吗?
如:叫醒喇叭,说“我拿喇叭吹一吹”。
四、游戏:叫醒玩具。
师:还有更多好玩的玩具在睡觉呢,我们一起去叫醒它们吧!记住,你要说一句话‘我拿什么怎么玩’,玩具就会醒来和你一起玩啦。
活动反思:
带着大家的智慧,揣着激动不安的心,我带领着小朋友展开了以《圣诞老人的礼物》为主题的语言活动。
我觉得这次活动相对于我以前的教学来说还算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在自主选择拿什么玩具和自主探索怎么玩玩具的游戏过程中,不仅享受到了玩玩具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幼儿能通过探索获得对新事物的认知,学习兴趣浓厚;其次,我用“谁来教教我”这样的提问方式,把自己放到了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最后,伴随着教师的鼓励,幼儿敢于交流、敢于表演。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说完整的句式,达到了教育目标。
当然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习句式“我拿xx拍一拍(吹一吹、敲一敲……)”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没有被突出,幼儿更多的时间都在探索玩具的玩法;其次,没有能引导孩子在探索玩具的多种玩法后用完整的句式表达,所以使本次活动内容没有得到延伸。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基本功,在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用自己的魅力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学习的基础上,发散幼儿的思维,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语言的严谨性及逻辑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礼物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