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课堂更加连贯和流畅,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邮票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邮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邮票,感受邮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了解邮票的作用。
2、体验自己绘画邮票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了解邮票的用途以及相关的知识。
难点: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邮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邮票》
2、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用过的邮票。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信件师:小猫咪写了一封信给我可是不知道怎么了,它又被退了回去,邮局的叔叔说,小猫咪的信上少了一样东西,所以不能邮寄。你们猜猜看,小猫咪的信上少了什么呢?
猜谜语并揭示答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什么?
二、观赏邮票。
师:小朋友,你见过邮票吗?你见过的邮票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邮票的作用与组成。
师:邮票有很多种,上面的图案也各不一样。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邮票,看一看,说一说,邮票上面有什么。找一找,邮票上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着重看图案、内容、价钱师:小朋友,和你身边的朋友把邮票放在一起看一看。邮票上有相同的地方吗?把相同的地方找出来。(都是矩形、有图案、齿孔、中国邮政、china、数字)
三、再次观赏邮票,认识票号和票种。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看看我的邮票,咦,怎么在这下面还有一行数字20xx-3,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是邮票的票号,表示这是20xx年的第3套邮票)师:在票号的后面还有一行数字(4-1)j这又表示什么呢?
师:对了,这是邮票的票种,4表示这套邮票有4张,1表示这是第1张,还有第2张第3张和第4张。
师:j是纪念邮票的缩写,还有字母t是特种邮票的缩写。
观赏最早的邮票。
四、欣赏集邮册。
师:小朋友,邮票好看吗?喜爱邮票的人们会把邮票收集起来,专门放在一个本子里,这个本子就叫“集邮册”,小朋友带来了邮票,老师也带来了很多集邮册,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再看一看,注意,不能把邮票拿出来,翻的时候要轻轻地,要爱护邮票。
师:邮票收集起来有观赏性,以后还有升值的空间。
五、幼儿设计邮票。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来设计一张属于自己的邮票吗?你可以画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还可以画上人物,也可以画上你见过的比较漂亮的建筑,最后也请你为你的邮票写上邮资、年份等等。别忘了还有四边的齿孔也要画上,这样就可以剪下来保存。
活动反思:
旨在让孩子们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和用途,然后尝试按自己确定的类别,自制模拟纪念邮票。引起幼儿对邮票的兴趣,感受邮票图案的漂亮。尽管现在人们已经不太通信,但是邮票作为一种文化,可以给孩子太多的文化感受。
邮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3、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6、学生习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略讲)
a、自读。(要求读顺。)
b、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明理导行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小酒馆
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3、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五、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2、
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教学反思:
用无齿邮票和有齿邮票的不同引出“齿孔是怎么发明的?”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一定的条件。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因而采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齿孔给生活带来了方便,感悟原来发明就在身边,并不是件难事,并进行开放性的交流,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欣赏自己集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邮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套票的特点,尝试设计套票。
2、在与同伴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签字笔、水彩笔、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邮票(意图:引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
(出示集邮册)
师:集邮册上有哪些邮票?这些邮票有什么用?
:(出示集邮册)邮票可以用来寄信,有的人还会把邮票当成宝贝一样的收集起来,做成这样的集邮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本集邮册就会发现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一看这本集邮册。
二、赏一赏邮票(意图: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邮票的秘密)
1、邮票欣赏一:
(1)出示一套京剧脸谱
师:在集邮册里有这样一组邮票,你发现什么?
:这些邮票上都是京剧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京剧邮票”。
(2)出示两套打乱的邮票
师:这里有两套打乱的邮票,请你来看看哪些是一套?为这两套邮票起个名字吧!
:同一套邮票由多张组成,图案内容是一样的,不过造型可以有变化,它就是套票。
2、邮票欣赏二:
师:这一张邮票特别在哪里?它也有套票,猜一猜这一套邮票颜色应该是怎样的?
:邮票只用1种颜色,我们叫它单色邮票。单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一张邮票就用一种颜色。
师:除了单色套票,还会有什么?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么样?
: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张邮票使用两种颜色是双色套票,每张邮票使用多种颜色是彩色套票。
三、试一试:设计邮票(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邮票的美)
师:邮票图案丰富,色彩很美。我们也一起来设计邮票吧!
四、评一评(意图:鼓励幼儿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师:请小设计师们把你们的作品送到评奖台上。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套票?
: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套邮票,我们可以把这套套票放到我们的集邮册里,让我们的集邮册越来越丰富。
邮票教案篇4
设计背景:
现如今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手机、qq、微信、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联系方式,很少有人会使用信件来通信了。邮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越来越陌生了,虽然现在邮票对人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但还是有必要让孩子们对其有所了解,于是我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邮票》。为了达成活动目标,我做了较充足的教学准备:集邮册一本、信封及邮票若干张、每组一碗清水。活动中我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具——电脑课件,让幼儿能更加清楚的观察到每一张邮票。其次,充分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与支持者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邮票,感受邮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2.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激发幼儿对邮票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集邮册一本。
2.信封及邮票若干张。
3.每组一碗清水。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
(效果分析: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先让幼儿猜,然后通过课件的逐步呈现将谜底揭晓。)
二、欣赏邮票,让幼儿感受邮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1.引导幼儿观察“鸡年邮票”,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
(1)让幼儿知道邮票上锯齿的作用。
你们知道为什么邮票的四边有这些小锯齿吗?(幼儿回答)它呀可不光光是为了好看,它是方便人们把它撕下来,就像我们小朋友去肯德基用的优惠卷上也有,想吃薯条一撕就下来了,不需要用剪刀。
(效果分析:我用幼儿最喜欢吃的肯德基打比方,让幼儿很容易知道邮票上锯齿的作用。)
(2)认识邮票上的字、年份以及面值。
(效果分析: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知道邮票上的字、日期、面值所代表的.含义,我呈现是一张鸡年的邮票,让幼儿知道这张“鸡年邮票”是中国邮政在20xx年发行的价值1元。)
2.欣赏各种图案的邮票,感受邮票的丰富性。
(效果分析:让幼儿欣赏各种图案的邮票,如:人物、动物、植物、建筑、运动等,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邮票的丰富性。在呈现邮票时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画面,然后说出邮票的类别,并通过“想一想”和再次欣赏进行巩固。)
3.欣赏异形邮票,感受邮票的趣味性。
刚才我们欣赏的邮票都是什么形状的呀,现在啊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邮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邮票叫做异形邮票。
(效果分析:通过欣赏异形邮票,让幼儿知道邮票也有多种形状,让幼儿感受邮票的趣味性。)
三、了解邮票的作用。
师:欣赏了这么多邮票,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处吗?
1.可以贴在信封上寄信。
(效果分析:贴上邮票就表示这封信已经付过邮费了,让幼儿知道邮票是用来寄信的。)
2.还有好多人喜欢收集一些好看又有趣的邮票,放到一本小册子里用于集邮。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集邮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效果分析:欣赏集邮册让幼儿知道邮票不仅可以用来寄信还有收藏的价值。)
四、贴邮票。
1.教师示范邮票的正确贴法。
(效果分析:我出示整张的邮票,然后慢慢撕下来让幼儿回忆邮票上锯齿的作用,然后用清水来贴邮票,让幼儿再一次感受到邮票的方便性,不需要用剪刀和胶水也可以贴上去。)
2.分发邮票和信封,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的在于欣赏各种邮票,感受邮票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激发幼儿对邮票活动的兴趣。从整体来看,活动基本达到了各项目标。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多让幼儿发挥想象能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邮票。
邮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寻找蚯蚓,对蚯蚓充满好奇。
2、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3、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找找蚯蚓宝宝在哪里。
(1)提问:在哪里能找到蚯蚓?
(2)幼儿分散寻找蚯蚓,并用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挖一挖泥土,看看蚯蚓在哪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宝宝的样子。
(1)引导幼儿看一看:蚯蚓的身体像什么?身体的前后有什么?蚯蚓是怎样行走的?鼓励幼儿摸一摸:蚯蚓的身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说蚯蚓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蚯蚓宝宝的本领。
(1)提问:你知道蚯蚓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2)引导幼儿探究蚯蚓的本领、如:请幼儿介绍寻找蚯蚓的办法,说说哪里比较容易找到蚯蚓;观察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发现分们的区别;做小实验,观察蚯蚓再生的本领。
(3)简单介绍蚯蚓的其它本领(蚯蚓能预报天气,粪便可做肥料等。
活动提示
1、此活动宜在户外有较湿润土壤的地主进行、活动的难点在第三个步骤,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蚯蚓的再生现象,并通过让幼儿比较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来加深感性认识。
2、将蚯蚓放在自然角饲养,引导幼儿自由观察,看看蚯蚓爱吃什么。
教学反思
看得出,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特别喜欢上有关于科学常识的课,教室里时而出奇的安静,时而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这是我喜欢的教学氛围!
由于幼儿园没有适宜的土壤可以挖到蚯蚓,事先我就从家附近挖了一些蚯蚓带到班上,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条,孩子们兴致极高的观看着这个有趣的小生命,他们也边看边说着自己观察到的发现,特别是我示范解剖蚯蚓的时候,幼儿都屏住呼吸认真的看着,虽然我也有些不忍把一条活蹦乱跳的蚯蚓弄得鲜血直流,但为了幼儿们能更好的理解蚯蚓的再生功能,也只有这样了。幼儿有一定的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今后要多引导他们去探究!
邮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乐于尝试简单的雕刻步骤,初步了解画、刻、雕三步的基本流程。
2、让幼儿在雕刻、拓印的活动中体验创作的欢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泥块、刻刀、颜料、幼儿护衣与幼儿人数相同。电脑、投影、背景图,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石刻画,感受质朴单纯的形式美。
1、老师带来了几幅画,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的画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画刻在石头呢?”
2、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很久很久以前没有纸和笔,可是人们又很想把看到的、喜欢的东西画下来,怎么办呢?他们找来了工具,有铁锤、石斧,用尖尖、硬硬的东西当笔,岩石当成纸,有的敲有的磨,在岩石上就留下了他们喜欢的各种东西。经过了很多很多年,这些刻画被风吹过、被雨淋过,但还是留在岩石上,所以我们现在的人依然能够看见、欣赏这些刻画。
(删除: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考虑了把在这个过程直接去掉,因为主题改了,改为泥刻画——螃蟹,所以作为石刻画的铺垫就不需要了。可以直接进行螃蟹的主题,例如,听着螃蟹歌,让幼儿感知螃蟹的特征。)
师:“那你们喜欢这些刻画吗?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二、展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泥刻画的创作。
1、师:“这是老师就带来了软一点的泥块,这是刻刀,像笔一样尖尖的这头把你要画的画画下来,然后再用刻刀这头沿着你画的轮廓用力刻下来,刻的时候要注意手势,刻一刀左右摇一摇,最后我们还能利用雕,调出镂空的样子呢。(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现在我们把阳澄湖的大闸蟹刻画下来,好吗?
(调整:这个介绍环节还是比较详细的,所以暂时不做修改,保持这个三步骤的活动环节。出示泥刻画——螃蟹,让幼儿感知泥刻画与平时的画有所不同。)
2、安全教育:一定要小心利用刻刀!
三、利用视频转换仪演示刻画过程
1、师:“大闸蟹刻好了,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只大闸蟹变到纸上呢”
2、幼儿讨论:
3、小结:我们先用颜料在刻画上来回刷一遍,然后用纸轻轻的贴在你的画上,再轻轻的把按一按,最后慢慢的'撕下来,这样我们的刻画就完成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修改: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把纸这个展示材料进行替换,想把这个螃蟹进行倒映在大的铅画纸上,并且纸上画有阳澄湖的背景图,)
四、幼儿创作,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来拓印刻画。
1、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刻画。
2、幼儿自由选择颜色拓印自己的刻画。(放悠远、神秘的背景音乐)
五、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
(调整:展示作品是就直接把画幼儿阳澄湖的背景铅画纸展示即可了,这样可能显得比较大气。)
活动延伸:
师:现在的人们也运用了这个技术,我们现在会刻在核桃上,变成艺术品,有的刻在竹筒上,有的刻在了玻璃上,还有的刻在玉器上供人家观赏,我们这项艺术已经走向世界,让我们这代再传承下去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是请的中班幼儿,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有点困难,运用刻刀这个工具进行刻,都刻的不深,轮廓不清晰,所以导致最后的拓印的效果图并不理想,都比较模糊,所以中班幼儿改为大班幼儿。在主题上我们把螃蟹刻画作为重点,把认识“石刻画,以及石刻画的来源”部分全部删去,直接让幼儿学习认识泥刻画——螃蟹,所以导致目标全部进行了修改。
邮票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位发明家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他就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能很容易地被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篇课文不仅告诉了我们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还告诉了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本篇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人,我们可以抓住课文描写那个用别针刺邮票的人一系列动作的句子感悟他的善于动脑和动手;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大胆想象阿切尔被那个人的行为所吸引后的想法以及研究发明打孔机的过程来感悟他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的优秀品质,揭示课文所寓含的道理。最后我们可以住抓住文中“立即”、“直到现在”、“仍然”来感悟这一发明的重大价值。另外文中还有较多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家酒馆等,可以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课后还有一个介绍邮票知识的资料袋,可作适当扩展,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还可培养集邮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
教学重点
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投影仪、简单的ppt课件。
学生:集邮册,搜集一些关于邮票常识的文字资料,一张画着多张无齿孔邮票的白纸。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预设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 、猜谜激趣 欣赏铺垫
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
2.板书“邮票”。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吗?
3.课件图片演示:一边出现各种邮票的画面,一边结合课后资料袋
配乐补充
介绍邮票的知识。
二、比较理解齿孔, 引出课题
1.出示两张邮票:一张无齿孔,一张有齿孔。比较这两张邮票有何不同?
板书:齿孔。为什么把这些小孔叫齿孔?随机认识“齿”,牙齿的齿。
2.邮票的四周为什么会有齿孔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14课,板书完整课题。
3.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感知故事
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力争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1)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出示生字卡片“裁”,与“栽”“载”作比较。
(2)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喝酒。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酒”,与“洒”作区别。
出示词语卡片“伦敦”,补充介绍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3)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四、研读课文 感悟人物
1.课文中讲到了哪两个人?板书用别针刺邮票的人和阿切尔。
2.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3.交流研读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
(1)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理解什么叫求助。
(2)用上其中一些重要的动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人是怎么解决裁邮票没有小刀这个问题的。
(3)取下胸前的校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邮票纸,模仿这个人刺好一个个小孔,轻松撕邮票的过程。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撕”,体念用手撕的感觉。
(4)从这个人的这番举动当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动脑思考。
(5)指导朗读重要语句。
4.交流研读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什么叫吸引?酒馆那么多人,为什么单单只有阿切尔会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
(2)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他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词语卡片“研究”。想象这个研究会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阿切尔会碰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4)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
(5 )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五、巩固字词 书写新字
1.课件出示:比一比,口头组词。
力( )裁( )斯( )论( )酒( )更( )
刀( )栽( )撕( )伦( )洒( )便( )
2.指导书写生字
(1)归类指导:仍、使、便
“使”字中间是个口,一撇要出头;“便”字中间是个日,一撇不能出头。
(2)重点指导:英、整、式
“英”字中间一撇要出头;“整”字要把束字的捺改成点;“式”字斜钩上没有一撇。
邮票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反房子教案7篇
★ 放欺凌教案7篇
★ 跳水台教案7篇
★ 学脸谱教案7篇
★ 手信号教案7篇
★ 少年圈教案7篇
★ 借鉴教案7篇
★ 饮食有节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