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跑教案通用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小班跑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体会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2.曲调温馨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体会与老师抱一抱的亲切感。

提问:谁愿意和老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强)

2.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抱一抱?

3.讨论:抱抱的感觉。

你喜欢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欢跟什么人抱抱。

抱抱需要运用身体哪些部位。

4.游戏:大家来抱抱。

幼儿听背景音乐,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同伴亲亲、抱抱。

建议:

幼儿念儿歌“我叫x x,我叫xx,点点头,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大家乐陶陶,乐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

1.离园时可跟老师或小朋友互相拥抱,说再见。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评价:

乐意和老师、同伴拥抱。

(附) 故事

想要抱抱的`小猪

有一只小猪,它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翘翘的鼻子,就在泥坑里滚来滚去,滚得身上都是泥浆。

一天,小猪想去找朋友玩。他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只小白兔,长着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小猪高兴地叫:“小白兔,我和你抱一抱好吗?”小白兔回头一看是小猪,全身脏兮兮的,转身就跑。小猪走着,走着,走到草地上,碰到一只小白鹅。小白鹅,真美丽,红红的帽子,白白的羽毛。小猪高兴地说:“小白鹅,我想和你抱一抱好吗?”小白鹅一看是小猪,全身脏兮兮的。连忙说:“走,我带你到河边去洗个澡吧!”小猪用清清的水洗呀洗,洗得干干净净的。小白鹅高兴地说:“小猪变干净了,我们一起抱一抱吧!”小白兔看见小猪变干净了,也来和他抱一抱。小猪和朋友们玩

小百科:拥抱多表示亲爱。但也并非只能出现在情侣之间。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托班幼儿学会水杯口朝上拿杯子。

活动准备

小豆豆、水杯、装豆豆的筐子。场地一端是装满豆豆的筐子,另一端是空筐子。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在装满豆豆的筐前站好,说:小豆豆要搬家,请小朋友想想怎么把这么多的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

2.幼儿回答完,老师说:"咱们用小水杯帮忙运豆豆好不好?"

3.老师交待用水杯运豆豆的方法,强调杯口一定要朝上,否则豆豆就撒出来了,边说边给幼儿示范。老师提示说:要是撒了就小心拣起来再向前走。

4.幼儿将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倒进去再回到起点,重复前边的动作。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小班游戏:小兔子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蹦跳步,并能按音乐节奏和情节进行表演。

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出花的.不同造型动作、小兔动作和自然物。

3、体验游戏中小兔和兔妈妈捉迷藏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机、磁带

2、日常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来到》,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小动物出来玩的样子。

二、熟悉音乐旋律,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a、b、c三段音乐

1)、导语:春天来了,还有许多动物出来玩了,你们听它们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三段音乐)

2)、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听音乐看表演(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了解游戏情境)

教师表演后提问:

1)、你们喜欢刚刚的表演吗?想再看一遍吗?你们要注意看看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情节)

2)、刚刚的游戏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游戏顺序和小兔动作)

3)、它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在捉迷藏啊?

(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两段音乐,感受两段音乐表现的不同内容和游戏情境)

3、学习蹦跳步和小兔子动作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感知三种颜色交替排列的变化规律,并续排。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会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小太阳笑脸,红、黄、蓝圆形色卡纸若干。

2、学具:操作卡,三色蘑菇玩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集体学习,“小太阳边辫子”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两种颜色交替排序的变化规律。

①(出示第一、二条辫子)

提问:这根辫子有几种颜色?

它们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什么颜色在前?什么颜色在后?

②发现规律,接着往下排。

(出示第三条辫子)

提问同①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三种颜色交替排列的变化规律,并续排。

(依次出示第四、五条辫子)

“小太阳想用三种颜色编出更美的'辫子,我们它!”

提问:这条辫子有哪三种颜色?按什么顺序来编的?

什么颜色在前?什么颜色在中间?什么颜色在最后?

接下去该排什么颜色?

(二)操作活动

“小兔今天起得真早,她要做一件事——种蘑菇,请你帮助小兔把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蘑菇象编辫子一样,按一个颜色在最前、一个颜色在中间,一个颜色在最后的顺序,有规律地种在点子上”。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浸入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了解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准备:

平衡尺、铁块、木块、绳、水槽、测力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将一些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些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通过平衡尺认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1)认识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a.教师演示:

a.当平衡尺一端的小木块浸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b.演示前学生假设、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b.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c.学生分析这是为什么?

d.师生共同小结:

浮在水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2)认识沉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a.平衡尺两端都挂上铁块,将一端的铁块浸入水中,平衡尺还平衡吗?

b.学生分组实验研究。

c.得出结论: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3)得出结论:放入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在水面上的,还是沉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个浮力的方向是朝上的。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系。

(1)请学生设计实验,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完成p9的空格。

(6)测量水的浮力大小的变化。要求依次测量铁块在空气中、刚浸入水中、大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的读数,通过比较,你

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学生分组实验。

(8)汇报实验结果。

(9)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

3、指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p10的内容。

(2)让学生交流在生产、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和使用浮力的?

(三)小结本课:

1、怎样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四)作业:

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还会有的沉有的浮呢?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篇5

活动来源:

我们班个别幼儿有这样一些习惯,如将擦过鼻涕的纸又放回纸篮里,吃水果时把果皮和果核扔在桌子、地上,和家人在外一起玩时将纸屑、空饮料瓶随手乱丢。为了帮助孩子学会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特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会将垃圾放到垃圾筒里。

2、认识垃圾筒,知道它的用途。

3、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人们将垃圾扔在哪儿,什么地方有垃圾筒。

2、故事《香蕉皮的家》;头饰小猫、小兔、香蕉皮。

3、生活中乱丢垃圾的幻灯片6张。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提问:

1、故事里有谁?幼儿回答贴出相应的头饰。

2、小兔为什么差点滑倒?哪里来的香蕉皮?

3、小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香蕉皮的家在哪里?

二、了解垃圾筒

1、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有垃圾筒?

2、垃圾筒有什么用?

3、为什么要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

三、看幻灯片判断垃圾是否回家

播放幻灯片幼儿观察垃圾是否回家。

6张幻灯片的内容:小朋友进餐时桌上掉了一些饭粒和菜;小朋友将擦鼻涕的纸扔到地上;草地上有人扔了几个空塑料袋;有人将垃圾扔在人行道上;乘客将垃圾从车窗里扔出落到马路上;花园里有一些废报纸和空饮料瓶。

提问:你看到了哪张照片?照片中的垃圾回家了吗?应该怎么做?

四、实践活动:拾垃圾

小朋友,我们来当清洁小卫士,帮幼儿园里的垃圾找家。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人们将垃圾扔在哪儿,什么地方有垃圾筒,为开展活动做了知识经验准备。活动以故事引入,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深深吸引幼儿,充分调动了其参与的积极性,幼儿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回答问题语言完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

活动评析:

此次社会活动领域价值明确,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纲要》精神。活动主要采用了对话的方式,通过师幼对话、同伴间的对话,从而激发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获取社会文明的基本行为规范,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人,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活动开始前,教师从知识与物质方面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包括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人们将垃圾扔在哪儿,什么地方有垃圾筒等,及幻灯片的准备。不仅达到了家园结合,而且能够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怎样养成一个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充分达成目标。

另外,活动延伸: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此次活动中,教师还可将延伸活动定位于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如在家长开放日中开展亲子主题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优势。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关于茶的教案通用8篇

幼儿小班音乐《家》教案通用7篇

小班幼儿爬的教案通用6篇

障碍跑教案5篇

听信号跑教案5篇

我不跑安全教案5篇

血的故事小班教案通用5篇

《我的家》小班教案通用5篇

小班树叶鸟的教案通用5篇

小班幼儿园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跑教案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