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通过教案,教师可以系统地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色,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初步了解散文运用的比喻拟人手法。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散文意境的感受。
活动重点:
感知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色,了解散文内容,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散文意境的感受。
活动难点:
了解散文运用的比喻拟人手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秋天的雨。
2、画笔、油画棒、铅画纸等。
活动过程:
1、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师:那你们知道秋天是怎样吗?(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果园里苹果,桃子,橙子都熟了,有些树叶落下来,有些变成红色挂住树上等等。)
(3)师:你最喜欢秋天里的什么?为什么?
2、欣赏散文秋天的雨,初步感知散文的内容。
(1)师:有一位作家,他很喜欢秋天的雨,就写了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谈谈对散文中秋雨的初步印象。
师:文章中是怎样说秋天的雨的呢?
3、分段欣赏散文,借助课件重点感受散文的意境。
(1)秋雨带来的色彩。
提问:为什么说秋天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黄色带给了谁?红色带给了谁……
(2)秋雨带来的好闻的气味。
提问:秋雨除了带来了色彩,还带来了什么?
(3)秋雨带来的消息。
提问:秋天的雨是一支小喇叭,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消息呢?
(4)秋雨带来的欢乐。
提问:为什么说秋雨带来了丰收的歌、欢乐的歌?
4、再次欣赏散文秋天的雨,了解散文中的比喻、拟人手法。
(1)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作家把秋雨比成了钥匙)……
5、活动延伸
幼儿倾听散文朗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或舞蹈)来进一步表达散文的意境。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篇2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
2、小黑板,填空题。
3、根据课文第2自然段内容绘制成各色秋景图,如枫叶图、菊花图等。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指导观察秋天下雨时的情景图。(让学生能形象、直观的感知画面。)
3、唤起情感:你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4、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你是怎样读的?
师: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范读课文,完成填空题。
小黑板,填空题:秋天的雨,是一把();秋天的雨,是一盒();秋天的雨,藏着();秋天的雨,吹起()。指学生口头填空,并读。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选择你喜欢的段,读一读,还可以进行背诵,然后对你的同桌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师:老师也喜欢这一段,因为秋天有红色的枫叶、有金黄色的田野、还有橙红色的果树和各种颜色的菊花,这么多颜色出现在我们眼前,黑板上,你会用四个字的词来形容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五、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一把钥匙
11秋天的雨一盒颜料丰收的歌
藏着气味欢乐的歌
吹起喇叭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爽、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凉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好句。
3.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从图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徐徐的秋风,飘飘沙沙的落叶,多么舒服的季节。让我们跟着《秋天的雨》走进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板书,读课题)
2.这不是春天的雨,不是夏天的雨,它是(生补充)?再读课题。
过渡: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读一读吧!读前别忘了带上几个小锦囊。(ppt展示——学习生字:a小组长带读词语;b小组内开火车轮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重点强调“爽、匙、柿”的翘舌音和“爽”的写法以及多音字“扇”。
过渡:同学们喜欢秋天吗?我们的作者也十分热爱秋天,读一读你就知道到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再轻一点!还要轻一点!带点喜爱之情轻轻读!带点惊喜之情轻轻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转动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吧!秋天的美景到哪里去了?风景藏在你们的课文里呢!
3.四小组分读2-5自然段,你们若能读好这一段,老师就用一句话告诉你这段话的意思。(板书、师评价朗读)
师:诗歌一般的句子,想读吗?(生读,师评)
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五彩缤纷含有的颜色太多了。我们看看都给了谁?
四、仔细品读。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用“——”划出来。
黄黄的银杏树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成熟的果子、娇艳的菊花仙子。
2.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句子1: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银杏树叶像什么?你能用动作告诉我扇子是怎么扇的吗?请大家配合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师:黄黄的银杏树叶被秋风轻轻吹过,慢慢地,微微地在摆动着自己的身姿,与秋风共舞。你可以再读一读这一句吗?谁还来说一说他喜欢的景物?
句子2: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为什么喜欢枫叶?到了每年的10月,北京香山就要举办红叶节,那里的枫叶就象一团团的火焰,可美了。同桌读,生互评。从他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可以把这么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景物吧。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爽、邮”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片抒情散文,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扎扎实实的进行读的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指导读的教学中,着重做到:每一次读都有目的,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3、查阅资料,生活积累,结合课外知识训练口语表达。
思:读懂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能:1、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训练学生查阅资料,生活积累,培养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
习: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积累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干果一枚,图片若干;课件。学生:铅笔画、水彩笔;秋天中动物怎样准备过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板书课题,播放动画,导入并配乐范读课文。)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跟随秋雨,走进绚烂的金秋!用上你所有的感官,去感受秋天!
二、精读课文: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他是用眼睛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你还有其他的不同感受吗?你闻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看到秋雨给秋天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色彩,闻到了秋雨中有果实成熟的香甜味道,听到了秋雨的声音和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声音。(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看闻听)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秋色多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雨姐姐的杰作吧!请大家默读
第二自然段,你觉得秋天哪儿最美?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请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交流这一段吧!
(2)自主选择交流方法,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体会。
投影片:选择喜欢的方法,交流交流
画画秋天。
再美美地读读这段。
说说秋雨姐姐是怎样画秋天的。
(3)展示学习成果,精读第二自然段。
a、拼出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过渡:这些颜色真是漂亮极了!请介绍一下
你用什么颜色画什么?
(指图画)你喜欢秋天的哪处景色?有感情的读读或者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的品读练习。
过渡:你在秋天还看到了什么颜色?秋天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板书:五彩缤纷)这五彩缤纷的秋色是谁带来的呢?(秋雨姐姐)是呀!正是秋雨把秋天带到我们身边,在秋雨的冲刷下,红的更红了,黄的更黄了!
把这段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吧!可以看着书读,也可以看着屏幕填空读。学生读全段。(切换成实物投影:图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我们漫步在这美丽的秋雨中欣赏秋色!咦?那个同学怎么不
走了?是什么让你(任意指一同学)停下了脚步?
学生回答。(板书:好闻的气味)哦!原来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他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2)秋雨过后,空气那么清新,水果成熟的香味那么诱人,令人垂涎!难怪它能勾住我们的.脚步!谁能朗读这段,让听众流出口水!指名读。
谁能比他读得还好?挑战读。
(3)拓展:秋天,还能收获些什么呢?(庄稼;干果:栗子、榛子、核桃等)
丰收了,我们多开心哪,能吃个够了!感受到丰收快乐的同学请再美美地
读读这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一路欣赏着秋色,闻着果香,雨声沙沙的,象是要告诉我们??
么?谁听懂了秋雨的话?(它告诉我们冬天快要来了。)(板书: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1、四人一组,读读课文,看看谁还听到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喜鹊、松鼠、青蛙)你查阅资料了吗?除了书上介绍的动物和植物,再说说谁知道冬天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出示实物投影,学生边说,边放上准备的动物图片。(冬眠:蛇、蛙、蝙蝠、刺猬、熊等;备粮:蚂蚁、田鼠、松鼠等;迁徙:燕子、大雁、天鹅、丹顶鹤等;换皮毛:猫、狗、马、牛、羊、鸡、鸭、鹅等。)
2、说话练习: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最近的几场秋雨真的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冬天就要来到了!秋雨姐姐不辞辛苦,提醒大家,大家不想对她说点什么吗?把自己想象成准备过冬的小动物,对秋雨姐姐说说心里话吧!指名说。对话练习。
小结:没想到同学们的知识这么丰富,老师准备的图片没有这么全,今年我一定要观察一下自然界中的小动物是不是这样准备过冬的。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悟秋天的美好。
过渡:我们都该感谢秋雨,它带来了绚丽的秋色,带来了成熟的果香,还带来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1、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秋天的雨!齐读第五自然段。(切换回课件)
2、我也给大家配上音乐,请大家练习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交流扩展:学完了课文,你觉得秋天的雨是什么?课件演示:秋天的雨(
)。学生写句子,交流。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觉得秋天的雨是真是美妙、神奇、令人陶醉。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
2、自主作业:
学了课文后,你想完成什么样的作业?
(1)积累描写秋天的词句,制作成墙报,贴在班里。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课件展示图画)
(3)写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读给朋友听。(或编写歌词,唱出来)。
(4)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看
五彩缤纷
闻
好闻的气味
听
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正确认读“凉爽、钥匙”等词语。
2、通过不断品读感受秋雨之美,理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积累第二自然段。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体会比喻和拟人在表达上的好处,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内容,会运用联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初步运用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秋季美丽图片。(课件ppt展示)
2、这些是哪个季节?(秋天)是啊,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诗人苏轼也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秋天,来欣赏——《秋天的雨》。
3、板书课题,指导“秋”字。(左窄右宽,左收右放,右边先写两点,撇捺伸展)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把握关键句的方法。
1、字词过关。注意多音字“扇”,难读的词“钥匙”、“五彩缤纷”。
2、把握文章每段话的意思。文中每一自然段中都有一句话能告诉我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我们来找一找。在有些课文里,我们就可以借助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把握文章内容。
(三)学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1、是啊,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就把秋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一看这美丽的秋天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2、在作者眼中,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么多美丽的颜色,秋雨都送给了谁呢?默读课文,拿起笔来,把表示颜色的部分画上波浪线,送给了谁画上横线。
3、看到这么多颜色,你想说什么?(美)颜色又多又美,这就是、、、(五彩缤纷)。(ppt出示)看,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4、生活中还有很多场景可以用上“五彩缤纷”,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生答)
5、现在你们会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默读这一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斑斓”的含义。
小结:看,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就不怕遇到难懂的词语了,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写法,研读品悟。
学习比喻的写法
过渡:秋雨的颜色真多!给大地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裳,这么美的画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吧。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了有新鲜感的句子,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ppt出示有新鲜感的句子)
2、对比感悟写法。
3、在这里,作者把银杏树的叶子比喻成一把把小扇子,还用上了表示动作的词语“扇哪扇哪”让句子更生动了,画面就变得美丽了。在这段中还有一个句子和这句话写法一样,句式也一样,谁能找出来?
4、这两句话都那么优美,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和“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就把句子写生动,写美了。
5、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送给谁呢?
6、仿照句式写一写。(出示图片)【例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xxxxxx像xxxxx,xxxxx,xxxxxxxxx!
小结:瞧,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和表示动作的词语,句子就生动了!整个画面也变美了,我仿佛看到了黄黄的银杏叶在向我招手,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以致用。
学习拟人的写法
1、谁还想读第二段喜欢的其他句子?(ppt出示)
2、这句话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的特别好,谁能找到?——你挤我碰柿子
3、这句话把它们当成人来写了,多生动啊。
4、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金黄色的柿子在枝头上挂着,这些果子你挤我碰,多快乐呀,谁能读出这种快乐?
5、这段中还有一句话也是用了拟人的修辞,谁能找到?(出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到了拟人的好处,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仿佛看到了秋雨中的美丽的菊花仙子正在向我点头呢!这画面真美。
6、男女赛读,检查积累。
过渡:秋天的雨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秋雨不光有五彩缤纷的颜料,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呢!让我们来闻闻秋雨的气味。
7、读第3、4自然段。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从颜色、气味、声音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秋天的雨带来的变化。
(五)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秋天?(凉爽、五彩缤纷、清凉、温柔、丰收)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形容秋天的词语。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3、课下搜集一下,那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春天、夏天和冬天,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引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文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字
1.学习写生字,交流学习方法。在写字时,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师引述: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洋洋洒洒地来到我们中间。她不仅有着缤纷的色彩,还有着奇妙的声音,不信,你们听。
2.播放课件。(课文内容)
3.交流:秋天的雨声令人遐想。听到这雨声,你有什么感受吗?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4.师:是啊,就如小朋友们所说的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首欢乐的歌。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一齐欣赏这诗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头回答。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还可以进行背诵,然后对你同桌说说你喜欢这段的原因。
三.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教学。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汇报。
(2).教师引导:课文描写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什么味道吗?
(3)指导朗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学生汇报。
b.教师引导:如果你是秋雨,你准备给小动物带去什么?
c.教师:小动物们听到你们的话了吗?它们在干什么?
d.指名学生朗读。
4.教学第五自然段。
a.教师:秋天的雨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全班同学读第五自然段。
b.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动
1.教师引述:同学们,看完这课文,你们喜欢秋天吗?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画呢?还是写一首秋天的诗?
2.学生自由组合,动手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继续完成绘画或诗歌。
板书: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丰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着气味欢乐的歌
吹起喇叭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