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在写调查报告时,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推理的合理性,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生问题调查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篇1
漫步在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戴眼镜的同学。近视后会看不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因此,近视的同学不得不戴上眼镜,引起一系列原本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老师的支持指导下,成立了一个科学调查小组,研究了“小学生用眼习惯与近视”的课题,并对小学生的护眼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号召大家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让小学生的近视率有所缓解。
一、小学生用眼习惯与近视问题的全面调查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小组的成员决定先从近视率最高的年级入手,然后扩散到全校,来展开我们的调查研究活动。我们主要通过调查访问和班级统计等方式了解各个年级的近视人数,如下是我们统计表:
年级
总人数
近视人数百分比
一年级
333人
2%
二年级
371人
14%
三年级
391人
28%
四年级
313人
35%
五年级
274人
58%
六年级
285人
60%
数据显示:近视率最高的是五六年级同学。再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和自身感受,我们大致认为,高年级同学之所以近视率高,是由于高年级学习任务相对其他年级来说较为繁重一些,有的同学只想着快些完成作业,不再注意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用眼习惯比较差。那么同学们到底存在着哪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呢?接下来,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
二、小学生用眼习惯与近视问题的深入问卷调查
1、近视的情况
(1)近视开始的时间
开始近视的时间
天生近视
6岁或6岁以下
7~9岁
10岁及以上
学生所占比例
5%
5%
17%
73%
(2)配戴眼镜的度数
佩戴的眼镜度数
100度或以下
150~250度
300度或以上
学生所占比例
24%
34%
42%
2、用眼习惯
(1)你平时有揉眼的习惯吗?
有揉眼的习惯
偶尔会揉眼
没有揉眼的习惯
学生所占比例
46%
37%
17%
小贴士:经常揉眼睛容易患上各种眼疾,或多或少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眼睛的视力。
(2)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做眼保健操?
关于眼保健操
很认真地做
有时会认真对待,有时控制不了自己
不太认真做
学生所占比例
60%
32%
8%
小贴士:做眼保健操是为了缓解眼睛的疲劳,更好地保护眼睛。有些学生随便睁眼,或是不认真做,对保护眼睛起不到任何作用。
(3)你是否喜欢在阳光下看书?
在阳光下看书
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看情况
学生所占比例
14%
48%
38%
小贴士:在阳光下看书,光线比较强烈,太阳的反光,会直接伤害到我们的眼睛,所以,在阳光下看书绝对是不可取的。
(4)你看书是否与书保持距离?
看书时是否保持正确的距离
是
否
不太清楚
学生所占比例
54%
12%
34%
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和自身的实践来看,一开始可能同学们是注意看书的距离的,可是看着、看着就会离书越来越近,有的甚至快到眼睛边了,爸爸妈妈经常提醒都没用,这是一个导致近视不可忽视的问题。
(5)你觉得看书是否需要一定的看书姿势?
你是否认为看书应该有正确的姿势
是
否
随便一点好了,看自己心情,舒服就好
学生所占比例
58%
4%
38%
由于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也是小学生一个常见的毛病,所以我们小组的成员特地对我们自己班一节练习课50个人的写字姿势变化做了统计:
姿势
时间段
保持正确姿势的人
没有保持正确姿势的人
刚开始写字
47人
3人
写了一半后
14人
36人
将写完时
0人
50人
这个数据充分表示了现在小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能够一直保持正确的真的是几乎没有,大家都以自己习惯的、舒服的,然而是很不正确的姿势,每天不停地、重复地读着书,写着字,长期以往,严重影响着自己的视力。
(6)你是否有在床上看书的习惯?
你是否会在床上看书
经常会这样
很少会有
从来没有
学生所占比例
26%
40%
34%
小贴士:如果图舒服躺在床上看书的话,是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很大伤害的。
(7)你的近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统计并计算了百分比,绘制成了如下这一份表格:
戴眼镜的同学的近视原因
人数百分比
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
52%
看书时间长
22%
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12%
遗传基因
6%
其他原因
8%
根据以上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的用眼习惯不容乐观。很多同学连最起码的科学用眼都做不到,或者是根本不去关心。他们经常会揉眼睛,眼保健操不认真做,还会在阳光下看书,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注意,长时间看书、写作业,又长时间的玩电脑、打游戏,这些都是造成近视的直接原因。
四、对小学生保护眼睛提几点建议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活动,我们深切认识到用眼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视力,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多么的重要。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此,我们小组的成员提出了几点好建议:
1.在看书写作业时,姿势要正确,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市尺。要每隔半小时让眼睛休息一次,闭目养会儿神,去阳台上眺望一下远处,看一些绿色的东西。
2.坚持做到不在阳光下看书、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不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不躺在床上看书。
3.注意用眼卫生,不随便揉眼睛。即使眼里进了异物,也要将它吹出来,或者用清水冲洗,千万不可以用脏手直接触摸眼睛。
4.有效地控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一小时。看电视时,要保持与电视机的距离,一般距离为电视荧光屏尺寸的6倍或以上。
5.戴眼镜的同学一定要保持镜片的干净。若戴眼镜300度以下的,调节力好,看近时不必配戴眼镜,看远时应配戴。若度数超过300度的,一定要经常戴上合适的眼镜,这样可减轻眼的调节,不会使视力下降。
保护视力,只是举手之劳。只要你愿意,平时注意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那么眼镜就不会再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品。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小学生近视问题会得到缓解,我们的“心灵之窗”将会更加明亮,我们的世界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篇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多数苦读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学校门无疑是一件喜事。而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环境,心态也会因此有所改变。大学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们往往在各种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如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
一、 简介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 活动日程
1. 7月1-9日:准备阶段
组员集中,分配任务,内部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谈论自己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看法,提出问题,制作调查问卷。
2. 7月10-13日:调查阶段(一)
校内调查:(1)口头询问,在宿舍、班级、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作为初步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在校园内随机派发问卷进行调查。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3. 8月16-20日:调查阶段(二)
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实地调查,分小组行动并且讨论调查情况。
4. 8月24-25日:咨询阶段
将通过调查总结出的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咨询 相关的老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进行信息汇总。
5. 8月26-28日:总结汇报阶段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整理材料,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三、 调查情况
1. 调查背景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到我们的实际大学生活,我们也确实面临着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还有复杂的感情问题。
2. 调查目的
我们想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寻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困难,向大家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大家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建议,帮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现在我们多姿多彩大学生活中的小阻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与信心。
3. 调查对象
本校的同学和江苏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4. 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两个方面进行实施。
5. 数据分析或问题与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
a.特别大 b.很大 c.差不多 d.无差别
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48%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上,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习,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2)您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 b.还可以 c.较差 d.差
分析:调查显示15% 的同学认为对大学生活状况适应状况很好,而25%的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绝大部分的同学乐观的认为适应状况还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60%)生活态度非常乐观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小部分同学则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3)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 正面影响,学习的动力 b.没影响 c. 有点影响,(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影响情绪 d.负面影响,无心学习
分析:有58%的同学认为压力是一种正面影响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表明这些同学面对压力是有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化压力力为动力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学认为有点影响,但并不严重,这样说明他们也能够逐渐地找到处理压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丧,10%的同学认为压力是负面影响,会导致他们无心学习,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是很好。
(4)当您出现学习效率底下的情况时,您会觉得心烦气躁吗?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很少会 d.不会
分析:调查表明有63%的同学认为偶尔会,20%的同学认为很少会,7%的同学认为不会,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乐观地处理自己的学习问题,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而10%的同学表示他们经常会觉得心烦气躁,他们需要加强锻炼。
(5)您认为宿舍是否有利于您的学习?
a.非常有利 b.比较有利 c.一般 d.比较不利 e.非常不利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各类报告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没有同学认为宿舍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25%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利,32%的同学认为一般,而38%的同学认为比较不利,5%的同学认为非常不利。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同学表示他们还是倾向于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
(6)您是否对学校或者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
a.经常有 .b.偶尔有 c. 很少有 d. 没有 e.未考虑过
分析:调查发现15%的同学经常有不满心理,说明他们时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从未去试图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有50%的同学偶尔会产生不满心理,说明大多数同学是乐观的,只是学习任务和不幸偶尔让他们心烦,只有20%的同学很少会出现不满心理,13%的同学从未不满,5%同学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好。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课题
近期,我班“近视眼”大军中又新增几人,我也是其中一员。为什么这么多都近视?有什么有效方法能预防或减缓近视吗?就此问题,我以本班同学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了解人为什么会近视。
2。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班级近视人数及近视原因。
三、调查内容和结果:
据调查,我班共有11人近视,班级近视率高达22%。小学生近视成因较多,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但更多是个人因素,如不良用眼、写字姿势,过度看电视、玩电脑等。
四、结论分析
1、学习好的同学比学习一般的同学更容易近视,课间不爱活动的同学比课间活跃的同学更容易近视,使用抗疲劳眼药水、认真做眼保健操的同学近视率较低。
2、近视的同学普遍存在写作业姿势不正确、长看书或玩电脑等问题。
3、部分同学有轻微近视,但不配戴眼镜,说明同学们对近视问题不够重视。
五、我的`建议
同学们要合理、适度地用眼。看书、上网、看电视时,每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不要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做眼保健操;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多进行户外;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关爱。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篇4
研究目的
高中生的努力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有一个较高的的学历,继而获取一个好的职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中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进行思考,高学历是否等于高就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了高学历是否就等于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关系到高中生的未来。因此,我们组进行了调查,对高学历与高就业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们通过对高三学生何老师及在校大四学生的.调查并结合有关资料的分析,加上我们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调研项目
1、对现中学生与老师的调查分析
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而高考后对于大学及相关专业的选择更关系到他们的未来。那么,它他们对于高学历与就业的关系到底怎样,我们对100名学生10位老师.调查数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和老师认为高学历与就业有关,只有少部
分学生认为高学历与就业无关,只有一位老师认为高学历与就业无关。由此可以得出,在未进入社会的在校高三学生眼中,高学历与与高就业有很大关系,在大多数老师眼中,高学历与高就业有关系。
2、对现大四学生的调查
现在的大四学生已经直接面临着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对100名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大四大部分学生认为高学历与就业有直接关系,有小部分学生认为高学历与就业无关。因此,从整体上看大四学生认为高学历与就业有关。
3.相关资料观点及看法 很多人都认为有了高学历就能找到好工作,继而捧起金饭碗。然而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不仅仅是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拥有较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也正加入到失业大军中。现在揣着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屡屡碰壁者绝不稀罕。据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失业保险处的有关人士说,高学历失业的人群中毕业即失业的人要比就业以后再失业的多。
根据上海媒体的报道,上海市很多大学生因难以承受找工作屡战屡败的压力,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还有的学生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心理承受不住了,纷纷走进心理中心咨询。一位学生已经悉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所有招聘会,投出了上百份简历,参加过许多公司的面试,均以失败告终,现在变得心灰意懒,表示不打算继续找工作了。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社会上对高学历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
研究结论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面临就业问题,即使是许多高学历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出高学历与就业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学历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衡量的标准,它不是最重要的却是必需的。学历是一块敲门砖,同时也是一种标志,是一个人通常情况下经历历程的高度概括。没有高学历这个敲门砖,能够进入优秀企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人力主管不会要一个没有较高文凭而又想谋求高职位的人。。在当今社会高学历容易就业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然而,工作经历同样重要。企业需要的是合格劳动力,并不希望要一个只会读书而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的硕士毕业生。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在对待相同类型的工作时,一定比“初来乍到”的硕士、博士做事成熟而周到,可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后者的“后劲”或许更足。唯有不断补充职业知识,方能快速提升自身的经验附加值,只是没有了高学历、高文凭,工作选择权的筹码却不知从何谈起。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篇5
[摘要]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三所学校的本科学生作为被试来研究近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重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学校四个维度进行探讨。通过本次研究帮助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现阶段的困惑,并积极应对。做一个心理积极健康的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现阶段的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而且没有了老师家长的束缚,在应对各种状况时容易产生偏激情绪。由此出现许多的问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许多的困扰。不禁让人们深思: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如何给大学生正确定位,他们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又是怎样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本研究致力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通过九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
(三)主要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7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②文献查阅法:通过书籍、网络查阅了相关文献。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
f检验显示,男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
(四)在学校上,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
农大较吉大东师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差异显著,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明显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男生在社会中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复杂。可能会更容易去猜忌,不轻易相信别人。
(二)是否独生子女
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在此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她)们需要得到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学校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大学之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维度上面存在显著差异。今年北京小学开始实施“快乐”可以说是中国的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或许以后可以在全国的中小学中拓展开来。但是作为大学,应该本着为国家培育顶尖人才的目的,因此大学制度应该更加的严谨。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应该更加的严格,如果以后“快乐”在全国开展,中小学生的负担变得轻了,上大学以后,还是继续轻松的话,恐怕中国的和西方国家相比只会越走越远,而不是赶超。因此大学应该严谨办学,为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尽一份力。
(四)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高年级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在躯体化和抑郁两个维度较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加的显著。大四要面临择业问题、考研问题、婚姻问题等,因此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焦虑。而低年级的学生则相反,还处在步入大学的欢乐中,因此没有太多的困扰。在这里希望学校和社会多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四、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长春市3所高校的800名“90后”大学生。选择调查了有自己鲜明特点的“90后”群体;在被试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到学校、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做了相应调查。
研究表明,在性别、年级等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大一大四学生、非独生子女和教学资质较低的大学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要学会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人,先有了素质,才能谈学知识。而帮助大学生做到性格成熟,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等方面共同去努力。心理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环境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学校社会方面应该帮助学生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氛围。父母更是应该去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符合自身兴趣发展的目标。再者,大学生个人更是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拒绝社会中的诱惑,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大学生。最后大学生是祖国事业的接班人,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大学,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素质、性格稳重成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亚刚,张秀春.浅析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58-660.
[2]金山.选择[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3]蔡亚敏.浅析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4]王冠军,郑占杰,刘振静,王芯蕊.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02):81-84.
学生问题调查报告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