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中应包含的预算明细,可以帮助控制活动成本,评估活动方案的有效性是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环节,避免浪费,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活动方案的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篇1
一、活动目的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雅安地震、震动了全世界,灾害之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任务之迫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根据麻江县教育系统防震减灾活动的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三、主要内容
1、开展防震减灾演练,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2、积极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四、时间安排
20__年4月24日至20__年5月12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1、4月24日上午,成立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布置活动安排。
2、4月24日上午,开展一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3、4月24日下午,制作出防震减灾宣传板报。
4、4月24日下午,组织观看一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片。
6、4月25日下午,组织一次以“防震减灾,有备无患”为主题的班会。
7、4月24日下午14时28分,进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组织默哀仪式,缅怀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遇难同胞,举行一次防震演练。
六、活动要求
1、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力求创建活动不走形式,务实高效。
2、各环节的活动落实到人,并确保真实记载活动过程,留下各项档案资料。
3、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纸的技能。
2、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习惯。
准备:
正方形彩纸、图示
过程:
1、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在八月二十的集场上,你看到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折许多新衣服,这好后摆一个衣服摊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按图示折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本领,就是从四角向中心折,请小朋友看图示”
图(1)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图(2)然后打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图(3)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下。这就是四角向折,在这个基础上再按图4"图7折
3、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看着图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丢掉”
图(4)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5)再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6)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图(7)最后对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衣服有了,没有裤子怎么办呢?”
“看,衣服还会变魔术呢!一变变成了一条裤子。”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变裤子的。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幼儿的作品,把衣裤穿在绳上,可以做集场的角色游戏。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篇3
一、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环境布置
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主题活动一:中秋的来历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老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主题活动二:制作月饼
1、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品尝月饼。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 感受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美。
2. 愿意想像和制作民间艺术品。
3. 积极参与简单的民间艺术游戏。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民间艺术作品,如:中国结、泥塑、纸艺创等,分类布置成“民间艺术作品坊”。
2. 准备民间戏剧,服饰,特色乡村音乐,录音机等。
3. 准备画笔,彩纸,剪刀等材料和制作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民间艺术作坊”,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幼儿介绍民间艺术作坊中的作品,告诉幼儿名称,请幼儿看一看这些作品的内容。
二.教师请幼儿相互交流。
1. 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熟悉的民间艺术作品。
2. 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三.幼儿分组活动:
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内容。
(1)第一组:剪纸
(2)第二组:捏泥人
(3)第三组:编中国结
2. 幼儿活动,教师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大胆想、制作民间艺术作品,鼓励幼儿合作设计、创作。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评价作品,欣赏作品美。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 能专心、认真地在活动区活动。
2、 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 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材料:
语言区:说动词,娃娃家的故事,组合故事1、2等
益智区:圈物,数积木,拼图等
美工区:小蜜蜂,小蝴蝶等
生活区:编辫子,蝴蝶结等
表演区:小熊拔牙等
科学区:比比谁的速度快,天平等
活动流程:
创设环境 幼儿自主活动 师生交流
活动指导过程:
一、环境创设:
1、 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区环境。
2、 提醒幼儿能够在活动中专心、认真地活动,比比谁和小印章交朋友最多。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2、 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检查完成情况等,对个别新材料等给予适时的指导、点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及时捕捉幼儿创造意识。
3、 发现幼儿活动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的,给予适时的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4、 对完成的内容及时记录,鼓励作进一步探索或另选内容。
三、师生交流分享:
师:刚才在活动区活动中,倪老师已经分享到了许多小朋友的快乐,因为他们都做了聪明宝宝,学会了新本领,现在,让大家都来分享一下你的快乐。
1、 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对幼儿的创造意识给予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功感。体验和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响亮地介绍,语言能完整、流畅。
3、老师对幼儿的今天活动情况作适当评价。
4、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体育活动:(9:00~9:40) 六节棍
活动目标:
1、利用六节棍锻炼幼儿的跳、钻、跑等动作。
2、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3、个别指导焦点大胆活动。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六节棍
1、分四排跳六节棍,从六个逐步加到八个。
注意一定要双脚并拢跳。
个别指导焦点大胆活动。
2、竞赛游戏:
跳过六个圈后,要钻过二个洞,回来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再出发。
赛后老师颁发冠军奖,亚军奖,积极参与勇敢奖等,体验体育竞赛活动的快乐。
3、人手一个六节棍,打足气出发逛街,锻炼跑,知道随时能躲闪,当心不碰撞。
二、随时提醒幼儿热了休息擦汗。
三、分散游戏
自选玩具器械进行结伴,及各种动作的锻炼。
四、早操
能听音乐合拍做,动作精神,干脆。
生活点心:(9:40~10:00)
音乐活动:(10:00~10:35)喂食
活动目标:
1、能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喂食》,学习仿编歌词。
2、培养幼儿编歌词的兴趣与创编的能力。
3、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鼓20只,录音磁带,钢琴,指偶若干(鸭、羊、狗各7只),食物若干,农场的环境布置好,节奏谱,木偶小鸭。
活动过程:
一、节奏表演:欢乐的鼓
幼儿进入教室,鼓散放在中间。
1、师:“这么多鼓,快去找只小鼓做朋友吧!”幼儿随意找到鼓。
幼:“小鼓,小鼓,我和你做朋友好吗?”
2、师:“在美丽的春天里,我们迎来了客人老师,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欢迎客人老师们。听听谁的节奏最清楚,能听着音乐的速度。”
集体演奏节奏鼓,最后老师编节奏,幼儿学习。老师作鼓励评价。
3、请幼儿来做小老师编节奏型,大家学习(二位)完整表演,要求表演时,歌声要清楚。
4、“小鼓表演完了,快请他们去休息吧!”
幼:“小鼓,小鼓,我们去休息吧!”轻轻地放到旁边后坐好。
二、续编歌曲:喂食
(一)复习歌曲:喂食
1、复习响板节奏:
“呷呷呷,谁来了”(小鸭子)
“农场里的小鸭肚子饿了呷呷叫,让我们喂点食物给他们吃。”
幼儿拿起椅子下的响板准备好。
出示节奏谱,“看清楚什么时候拿食物,什么时候撒食物。”
(1) 全体节奏练习。作喂食动作。
(2) 要求符点打出,十六分音符要清楚。
再次练习。
“喂完食了,东西去休息放好”放在椅下。
2、我们中(2)班小朋友还会用歌声喂食呢。让小小鸭听听,谁的歌声最美。
(1) 演唱歌曲一遍。
(2) 要求高音上去要清轻松点,喂小鱼要大方喂完才行。再演唱一遍。
以小鸭口吻评价幼儿唱的情况,可用木偶亲亲。
小小鸭吃饱了去休息了。
(二)续编歌词:
1、农场里还有许多的小动物呢,看看有谁呀?幼儿一起围看(有小鸡、小羊、小狗等)
哎呀呀,他们怎么叫个不停呀?我们来问问:x x x,你为什么叫个不停呀?(原来也是肚子饿了)怎么办?来喂食。
还好,倪老师准备了许多食物,我也不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请你们来找个朋友给他喂食吧!
2、放录音音乐,幼儿一一找到一个朋友指偶带上,找食物喂,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编歌词唱出来。
3、“小动物们吃饱了,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坐回座位。
我刚才听到小动物们说,小朋友在喂食时,还会唱呢,可其他小动物还没听到呢,谁愿意来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4、请1幼儿上来唱自编的歌词的歌曲,如小鸡的,1幼儿先唱后,全部小鸡的带上指偶上来唱,第3遍全体幼儿唱。同样方法唱小羊、小狗。
钢琴伴奏,要求叫声清脆,高音处轻松上去。
鼓励:小音乐家们这么关心小动物,还会编小动物的歌呢,向你们学习。
5、小动物们吃饱了,快快送他们回家吧。放回布置的环境。
三、复习《太阳下山》
农场里还会有谁?(幼儿讲讲)下次我们再带上他们喜欢吃的食物,也来编编他们的歌。今天时间不早了,小动物都回家了,太阳公公也要下山了。
幼儿歌表演《太阳下山》
要求谁把太阳公公喝醉酒的样子做的最象。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篇6
为迎接中秋节的到来,我们班决定举办一张中秋节晚会,让师生共同欢度这次美好的节日。
一、中秋游园赏月
班级同学在中秋节的月圆之夜,一起结伴游玩,诉说着大学趣事,吃着班级发的月饼,欣赏着的美丽的月亮,惬意、惬意啊。
二、赏月舞会
在热闹的校园广场,一群激情的青年们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多么和谐的一幕!说不定某些人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三、中秋灯谜活动
试想这样的一个场景:在各种光彩夺目的大学生手工制作的彩灯下,同学们认真思考着彩灯上的灯谜,不时有人挤出人群,冲向那被同学们挤得密不透风的兑奖处。兑奖处的工作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因猜中而欣喜的同学们都拿着各自的小礼物:有的手中拿着笔芯,有的拿着月饼,有的拿着果冻、中国结……
在灯谜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获得答对时的成就感和拿到奖品的喜悦,虽然一点点小奖品微不足道,但每个人总会获得不同的收获。灯谜无论难与否,学会思考才能得到快乐!
四、中秋祝福卡(许愿卡)
还在校园的学子们,在中秋之夜没有不想念家里的亲人的,一张小小的祝福的卡片,就能激情心中无限的暖流。
在中秋之夜,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写在特制的卡片上,由班委或者某社团邮寄回家,带给家人的不只是欣慰……
五、中秋故事大赛
一群人坐在操场的草坪上,讲着自己的开心的、难过的、后悔的事,是拉近大家心灵的的时机哦。
大家在晚会上尽情的唱歌、跳舞,还要不时的穿插一些趣味游戏,让今年的中秋过的快快乐乐的。
对活动方案的反思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