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取的宝贵资源,助力我们迎接挑战,在面对困难时,借助过往的心得能够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公务礼仪培训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以礼相待,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公务员的仪表举止是公务员内在修养、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是公务员形象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公务员的仪表举止也代表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通过《机关公务礼仪》的学习,有以下心得体会:
小节之处见精神、言谈举止见文化。公务员优雅、得体、大方、自然的个人修养,是日常生活中所熏陶、培养出来的。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合理得体的服饰穿着不仅可以展示公务员良好的形象。还可以反映出公务员内在高雅的审美追求。有道是“有„礼‟走遍天下”,“礼多人不怪”。公务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就不可避免地在公共场所“抛头露面”。公务员应从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做起,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日常交际中,从彼此介绍、握手,使用名片的细节,到参加宴会、酒会、舞会,以及在婚礼、丧礼、寿礼、探病等交际中的礼仪无不体现着公务员的个人修养,反映了国家机关的形象,表现出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工作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公务员在工作中的礼仪。公务员尤其是处于领导职位者经常会有一些公务活动要参加,懂得一些在会议、会见、会谈、谈判和汇报等工作场合应知晓的礼仪常识,公务员们就能在公务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公务员在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大有差别的外国人打交道时,对一些比较常见的涉外会见、会谈、迎送礼仪,涉外宴请礼仪和其他涉外活动礼仪应稍作了解。“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人们常说,“礼是德行的外露”。公务员要提高自身修养,就要从完善公众形象、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听与说、掌握幽默艺术等方面进行努力。
礼仪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公务员的礼仪规范有其特殊性,因为公务员的身份是相对于我们的服务对象而言的,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同,其更多的发生在为民众服务的过程当中。由于我们肩负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和职能,所以,在这样的交往中将会有更多的规矩、更高的要求。当然,我们也无需觉得太过拘束,是恼人的荆棘还是仙女的魔法棒其实就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理解和态度。在面对普通大众时,以礼相待,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无论对方态度如何、有理没理,谦恭和敬、不卑不亢是公务交际中的不二选择。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微笑、一杯茶水、一声问候往往就能帮你打开心门,拉进彼此的距离;耐心倾听、真诚关怀、谦虚纳谏会慢慢换来信任和理解,沟通变得不再困难,一些小举动、小细节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融冰效果,这就是礼仪的魅力所在。滴水终将穿石,知礼明理,这些“规矩”就能成为我们开展工作中的有效工具。
对公务人员自身而言,我认为学礼仪是一个内——外——内的过程。第一个“内”就是对礼仪规范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种礼节上,更为重要的是,要体会这些规范背后所蕴涵的东西,那是一种尊重、包容、谦虚、敬业的大爱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广博深厚的胸襟与气度,这些才是我们学习礼仪的出发点和归宿。“外”即是对礼仪规范的实践,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切实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所感受的。最后一个“内”是指做一个有礼之人,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顺畅的沟通,愉快的交流,和谐的氛围带来了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2
这个体会不是规定和要求的作业,而是自己真得想搞清楚的一种认识。
公司的工会干部培训中增加了一节公务礼仪,是我认为收获最大的一堂课。给我了很大的震撼,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有幸听到中原工学院李克兢教授所讲的公务礼仪。
这节课整堂的效果是可以想像的,说是鸦雀无声不为过。我想大家是真得听进去了。
只是遗憾,只有半天。
这节课,让我觉得我们在增强业务的各种培训中,应该多一些礼仪知识培训,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素养问题,也可以说是民族的素质问题。过去,我们太多的关注于知识,关注于智商,现在看来,情商对一个人的成长或是生存更重要。我们总是依照个人的喜好去面对社会、面对群体,没有过深地思考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身边的环境,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工作。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报怨,总是会被动地保护自己,却从没有好好地听一下老话中常讲的“适者生存”、“削足适履”中的积极意义。
为了更多地再多一些了解礼仪,我在网上找到李教授的有关介绍,看了一部分内容,她从生活中、质朴的情感中总结的那些道理,无论是家长里短的通俗,还是中华文化的传统,都让我不由自主地再一次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了过滤。说实话,我还算是一个愿意也会主动反思自己的人,也会从失败中客观地总结自己的过失,让自己能够进步,也正是这种不断的自我解剖,才会不致于迷失。但却从没有这样积极地、阳光地去迎接社会所赐的种种。尽管我一直把“快乐的.工作”当成一种激励,快乐地工作著,但还会有报怨或是情绪化,还是会有动摇。特别是“与人沟通”就是软肋,它就像是一把心锁,总是禁锢着自己,让自己好累。
从“心”沟通,在李教授看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僵持的婆媳关系化解了,一个不被看好的的青年找到了自信,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和自己的经历。在万千的社会人才中不缺乏才智,却缺乏有胸怀、有包容的情怀,更缺乏有益的沟通和善意的表达。仿巧,今天我在空间中又转摘了一篇“找不到对的人,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这也让我有了另外的一种触动。我想起了这次培训中吃早餐的意外,整个的餐厅人多得居然主食供应不上了,快上课了,主食还没有送来,如果是以往,我估计又会傻傻地去理论,就是因为班主任一直的夸这个班学员有素质,没有一个人去报怨,这种夸赞的方式,让我再没有怨气去反叛。我想如果我们生活或是工作中也是这种方式去处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吗?还会不能沟通吗?我们还会把“慎独”高高地挂在空中吗?我们还用天天去“找茬”吗?
沟通要有方式,沟通更需要注入情感。正是因为我们心中的差异,才会分隔我们的距离,才会导致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无奈。也是因为惧怕这种互视,才难去沟通,才怕去沟通,这个来自心中的距离和障碍,是难逾越的。也是老话讲“人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心的距离小了,人自然也就亲了。但看透、会做却真是难事。像一座难于攀登的高峰。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3
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人师表,为孩子以身示范,更要做到举止文明,接人待物得体大方,语言表述正确并充满着智慧,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心得体会。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在上课时教学方法灵活,有新颖的教学思维,仅仅在活动中体现着幼儿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培训,第一组教师的礼仪展示《教师的站姿、坐姿、蹲姿、走路姿势》看了之后,真的从内心中充满一种向往,优美的姿态,如空姐一般,挺拔的身姿,展示了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做为教师才要学习这种仪态,而做为人,做为一个女人,优雅的举止,每一个身形都充分体现了女人的美丽。作为老师的我们看了之后,心里都会非常喜欢,那做为家长或是孩子,看到老师的美丽,又何尝不会喜欢呢?再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用言行影响着孩子,是孩子的榜样。那我们的身形举止,仪表仪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组老师的礼仪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与家长的接触时,有许多不足,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接触,要让家长感觉教师的素质,不仅通过接人待物的礼仪,还有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觉得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讲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成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第三组老师的'礼仪展开《幼儿园课堂礼仪》,我参加了这组教师的展示,在编排时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师课堂礼仪的资料,学习中就感觉到,孩子耳濡目染我们的语言,行为。他们会在一天天的模仿,我们正确的礼仪会在教学中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教师的礼仪。而在学习之后,我们在课堂中的礼仪会涉及到第一组教师所展示的所有姿势。以前真的没有想过、甚至没做到过规范而标准,在心里也没有这个标准。
在培训之后,尝试着在日常生活及课堂中运用礼仪,虽然有时会做的不规范,也会忘记,但是心里有了这个标准,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所有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将这些礼仪标准牢记在心,养成习惯,成为自然,会让我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我们运用礼仪的同时,家长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礼仪,自然而然地也会养成习惯,家长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家园整合配合幼儿岂不是两全齐美。
希望我园的礼仪之花常开!!
9月19日袁静老师老我园进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品格》培训。让我深有体会在幼儿开展礼仪的重要性。在两岁半——六岁是幼儿发展的敏感期,抓住了敏感期,并提供适当的,就抓住了健康、快乐、和谐的一生,所以,礼仪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在敏感期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孩子就会得到与平时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受用终身,因而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的我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榜样,时刻以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熏陶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晨间来园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与家长说再见;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排队入厕、做操,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4
五天、紧张的市国土房管系统登记办件类政务培训学习生活即将,它象一场急时雨,使我的心灵和思想了洗礼与深化。“一新、二严、三”是这次培训班给我的印象。“一新”培训体系内容、,涉及到操作、政治理论、情商与管理、政务礼仪、廉政建设、从责任走向优秀、国情市情等各知识。知识广、内容全、信息量大,使开阔了视野,了知识体系。“二严”的考勤考试制度,的老师,这是以往培训没。记得市局干部人事处陈处长语重心长的开班讲话,让认清工作职责,学习,服务。我想这次学习培训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努力陈处长的“五个一点”:待人接物热情礼貌一点、办件做事仔细一点、知识熟习一点、对人对事一点、廉洁自律自觉一点。“三”授课专家教授、班主任老师、学员无一利外地。专家教授、轻松、诙谐、思考性讲课。学员们专心听课、仔细做笔记、参加分组、用心写心得体会、对待考试。班主任考勤、后勤服务工作。是此次培训给我的个感受。
曾国平专家“从责任走向优秀”、周矩教授“情商与管理”、罗晓梅教授“科学发展观与国情、市情”、李爽教授“政务礼仪”、黄远固教授“廉政建设”、知识等等各位专家教授老师讲课、对市农村交易所和民心家园公租房建设工地的参观学习,使体会到“责任、创新、服务、学习、清廉”十字内涵。将从几个把“十字”体会真实地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中:
一、“责任”重于泰山,用心、用情、用脑干好本职工作。“用心”,有责任感才会有责任心,才会用心的本职工作,才会用心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为实实在在地优质服务,如何才能让带着疑问来,揣着满意、微笑走。优质的服务向导员、简明易懂的办事便条、微笑的工作人员等等举措将是工作努力的方向。“用情”,的工作热情,才能办件质量和。用亲情般的来对待服务,把看成的亲人,就不会“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用脑”,开动脑筋,才会同的老百姓不同的服务;开动脑筋,才会使枯燥难懂的登记、办事流程以最简单的呈现在老百姓面前。
二、“创新”决定发展,发展带动经济社会效益。在现在固有的登记办件体系结构上,创新性思维才能使发展,才能在降低收费项目、标准的情况下,现有资源,收入,职工福利待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程序才能使咱们的工作有质的飞耀,才能使老百姓愿意到来办事。拓展了,办事简化了,服务一流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就会自然。
三、“服务”是工作核心,思想认识解决好,服务就上去了。现在登记办证是服务型的行政管理,思想转变了,才会意识到“服务”是现在工作的核心。“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系统化”服务努力的方向。服务走进登记怎样科学的办事流程、简单的要件才是最的,这应是思考的。“老、弱、病、残”等特殊服务要人性化服务,上门登记办证等等。现在的信息技术,发移动短信、服务平台、电子邮件等等让老百姓不出门就能知道案件办到环节,何时领件。从收、审、缮、发等环节系流服务,如专人服务、绿色服务等。
四、“学习”才能工作,才能真正将责任、创新、服务落到实处。这次学习使我地认识到这点。苦炼内功,学习政治理论、国情、市情、心理学、政务礼仪等等各内容才能创新,服务。学习知道差距,认清努力奋斗的方向。“从小学到老”、“知识才是力量”话都说明了学习的性,要学习别人好做法、好思想,还要变被动学习为学习,要走出去学。学习了,才会在工作中将微笑、一句文明礼貌“十字”用语、一声温暖问候等细节性行动,由僵硬刻板自然大方,最后工作习惯。
五、“清廉”清正廉洁。不管在岗位上要这点,廉洁从事、对人才会让心正、气顺、影子直。才会在工作中敢做事,大胆地做事。不要手中的一点点权利干不好的事,权利是给的,随时会把你手中的权利收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常思考、常学习、常创新才能不落后,才能紧跟时代步法,才能为土地房管事业添转加瓦。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5
经过这段时间的微笑服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深深体会到微笑在人际特别是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标准。餐饮行业是一个高起点的窗口服务行业,文明服务是我们餐饮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循的基本行业行为规范,是通过言行举止对司乘人员友好尊重的行为准则。
由于个人的思维、习惯不相同,因此服务质量也就存在差异。经过这一次的培训和学习,使我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增强了做好下一步工作的信心。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五点体会:一是礼仪服务是需要用心去体会,要让一言一行发自内心,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更有感染力;二是时刻调整心态,以的状态对待工作,要有恒心,做到文明用语、礼仪服务持之以恒;四是要能忍,我们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顾客素质有高有低,甚至有些是故意找茬、出言不逊,这就更需要我们餐饮服务人员做到文明服务、礼仪服务,言语不卑不亢的真诚对待;五是要有“感恩之心”,我们收费工作这个窗口行业的存在,必然有其服务对象,既然我们选择这份工作,就要顾客给我们工作的机会,怀有一份“感恩之心”。
这次微笑服务培训活动结束了,接下来是如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文明优质服务就是爱岗,全程微笑服务就是敬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6
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的其中,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
1。对护士礼仪的认识及语言修养
礼仪是护士的职业形象,仪表端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并在职业工作中获得惊人的成绩。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工具,是心灵的声音,护士美好的心灵要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及安全感。
2。热情礼貌待人,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
患者入院时,当班护士迎上前去,目光正视患者,点头微笑问候,送患者到病房,让患者休息,护士作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环境、经管医生、饮食作息并亲切的告知患者将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住院患者由于环境改变和疾病的影响,会有不愉快、不满甚至愤怒、忧郁等情绪。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宽容大度、体贴耐心的职业性格,消除患者不稳定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患者早日顺利康复。
3。规范的言行举止是与患者沟通的桥梁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得体的称呼使患者感到自然、亲切,对老人应用尊称,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可称姓名,对儿童可适当运用触摸以减轻儿童的陌生、恐惧感。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应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患者的自尊心,既要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又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如:为患者解除忧虑时,话题可从同情、关心患者的问题谈起,诱导患者说出心中的忧愁,护士就能了解患者的心态,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用轻松愉快的语言缓解患者愁闷的心绪,获得与患者沟通的良好关系。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护士礼仪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将护士礼仪贯穿于护理患者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护理整体素质。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篇7
银行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在服务中只有把品牌效应和优良的服务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优良的服务与人的举止行为有关,与银行员工服务质量的技能有关,更与礼仪修养有关。员工的礼仪修养不仅体现了一个行业自身素质的高低,更是反映了一个银行的整体水平和可信程度。作为一名建行的员工,我是客户直接接触的对象,我的言行举止代表着银行的形象。
通过参加九月份的员工礼仪培训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礼仪的重要性,而且着重培养我们从日常工作生活中养成礼仪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待人接物知书达理、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彬彬有礼。同时我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客户的礼仪开始的。参加杨芳老师的这次礼仪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做为一名建行的服务人员,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站姿挺拔、坐姿端正、行姿稳重、精神饱满、举目端庄。二是在接待客户时应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主动问好:(“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再见,欢迎您下次光临!”)。三是与客户坐着面对面谈话时,应坐椅子的三分之二处,挺胸收腹微向前倾,面带微笑。目光平视客户,解答问题时应做到耐心仔细,并使用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四是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应主动、专注、高效,并做到微笑服务,与客户递送东西时应双手递交。五是在引领客户时,应使用手势为客户指引,伸出手臂、手心朝上、五指并拢,(您好,请跟我来!)(您好,请您到__号窗口办理业务!)
为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我们必须按照杨芳老师培训所讲的礼仪服务要求,努力让自己的规范服务成为习惯,做到标准化、正规化,在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体现自身服务的价值,展示良好的个人修养。通过个人的专业形象和风度,加上周到的服务,提升客户感知的银行形象,这样,就可以把良好的服务和银行的品牌形象结合起来,有效的提升顾客满意度。
礼仪的学习过程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礼仪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对礼仪的贯彻执行还只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把爱岗敬业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做好优质文明服务,落实全程礼仪服务,提高自身综合服务水平。我相信,我可以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公务礼仪培训心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