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很多人都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的见证,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研员听课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1
20xx年11月22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了来自各个县市23节教师的展示。短短几天的时间忙碌而又充实,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我市优秀教师的风采,也从中感受多多,收获多多。综观这23节课,主要感受有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有效的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学生应在一定的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更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本此评选的优质课的教师都重视这一点。有的老师课始创设一种竞争性的气氛,如一位老师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老师提出:请你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种纸,看谁能通过折纸,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这一竞争情境的设置,把同学们引入了思考情境之中。有的老师兴趣性方面下功夫,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事情、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猜谜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有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如一位老师在讲授“2、3、5倍数特征时”,老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随口说出是哪个数的倍数,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教师精彩的评价
这些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学中这些老师没有吝啬自己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和回答及时地进行鼓励,有的老师在一些低年级教学中给学生画星,画笑脸等。这些做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里、解除学生压力,信心倍受鼓舞,使他们大胆的猜想、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育机智
精彩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如一位老师在执教“13减9”时,在电脑中出现了13只栩栩如生的`鸭子,消失了9个,这时候小学生不愿意了,“老师鸭子游走了”“老师、我们想要鸭子”这时的老师并没有紧张,而是说:“咱们同学都很喜爱小鸭子,老师也喜欢,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游走了几只啊,我们再把他们找回来,快点快点,不然一会可就追不上了啊”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帮老师找,最后顺利完成任务。我的第三个收获就是课堂上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慎重思考,灵活应对,而不参一味拘泥于教学预设,巧妙利用意外来的“生成”,将他生成课堂中的精彩。
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参与评选的老师在课堂上都是采用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这些教师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学生主动形成知识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如一位老师讲授《梯形的面积》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梯形面积的计算,之后几乎把所有时间交给了学生,经过学生猜想、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教师当做引导者。这样学生各样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作为第四个收获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经过个人反思、小组合作来学习新知。
当然每个人听课角度不同,收获也不同。这几天的收获也不是以上几点,作为一名新老师需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时时反思,尽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地转化自己的一份教学心得,学以致用,尽力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2
通过本学期的听评课活动,收获满满。
首先,领略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风采,信手拈来的功夫,处理课堂的老道。史君焕老师数学课堂的严谨,语言的精炼。陈清辩老师语文课堂的实用性,专业的语言。高晓红老师语文课堂的高效,正真做到“授人以渔”。李韧老师课堂上书声琅琅,激情的感染力。张爱社老师上课时的微微道来,如和煦的春风。张彩霞老师温柔而富感染力的语言,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王文正老师在九二班给学生也给我上了一课,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其次,也看到了年轻教师的进步,有趣多变的课堂,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力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看到了我校教师雄厚的实力,看到了我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桂亚楠老师精美课件的制作收获了老师们的点赞,如清泉般的嗓音,悦耳动听。赵宁老师激情活泼的手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赵小丽老师与学生亲密的互动令人印象深刻。马杰老师的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律动的手操,激情的宣誓,令人动容的视频。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听评课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听课的目的是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评课目的在于“增值”,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不是水平甄别。
所以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听评课教研活动,并且把这种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并且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经过学习和探讨,把某种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加以研究,实验,再研究,再实验,初见成效后,形成理论依据,然后推广。打造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这个过程或许很长,但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干劲,有勇气,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有老师质疑公开课的作用,说听课要听平时课。我认为公开课并不全是作秀,即使是作秀,也得有作秀的实力,它同样展示了一名教师应有的教学水平和实力。再有,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准备的话,我们确实也应该把每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准备,让我们的课堂都那样的精彩,迷人。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3
今天,我们培训的老师们按培训安排组织了一次科学展示课,观摩了五位来自全省各县的骨干教师们的讲课,使我收获颇丰。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下面谈谈我这次听课的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我总感觉科学实质上就是给学生讲解一些科学概念而已。而此次的展示课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在这次活动中,五位教师教学思路新颖,在教学中,注重了导入时语言的简洁,但却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从课堂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挖深教材,讲透教材的。他们巧妙的设计、引导与实验,让我认识到一节真正的好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
再者,我感受到了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现实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得越紧密就越巧妙,学生的感受也就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在这几节课中,每节课都有很多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实验、小探究,使学生即动手动脑,又学有所获。
总之,在这次的展示课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真是受益匪浅。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4
这次参加校级教研活动,听了三位数学教师的公开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三节课,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折扣》一课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逛大世界商场购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处处存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情感铺垫。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不能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的激励到位
三位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四、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三位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并给足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动手折一折中,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在《可能性》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在抛硬币、转转盘活动中领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5
近期,我参加枞阳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6
20xx年11月2日我参加了浑江区“青峰杯”初中地理“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题教研活动,有幸听了第十中学和第四中学两位老师的讲课,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两节课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在教学中,老师们都采取了“以人为本,以学促教”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有序的导、生动活泼的启发教,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题。以下是我个人在本次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1、情景教学:
老师们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利用教材本身和地图册创设情景传授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景中理解课文知识和内容,使难点化易,重点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量和质。
2、情身意浓:
我们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上教师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识理解:
教师都重视在操练中讲解知识,在情景中进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边练边讲知识,生动有趣,能加速理解的过程,教师重视通过板书对知识进行点破和归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总之,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吸取他人之长,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成功经验来充实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
教研员听课心得篇7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立足常态教研,实践“目标导学”理念下的高质量常态课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3月8日——10日,寺湾镇二小分年级开展了教研课例研究活动。
一年级白松乔老师和一年级的孩子,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活动课——《观察物体》。白老师的课堂活泼自然,以“盲人摸象”寓言故事为导入,让孩子们知道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接着再借助实物“熊猫头”,让孩子们从不同位置来观察,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初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整堂课思路清晰、简洁明了。
二年级翁春平老师以娴熟的教学技巧、丰富详实的教学内容、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充满个性的特色授课方式,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
三年级王贝宁老师大家带来了《讲故事》的新授课,通过在二小的沃土上,这位年轻教师茁壮成长。自信的王老师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教学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她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是放松的,是自信的。
四年级的刘丽霞老师所讲授的《对策问题》,上课伊始,教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设计了玩扑克牌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通过动态的故事情境,把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引导学生像孙膑一样思考对策,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五年级师吉栓老师执教的课文,通过抓住关键词和对话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寓意,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落实到位;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评课,对他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课例设计要基于能力点,紧扣核心素养;其次对环节安排要合理等。
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们注重课前预学,设计了《比例的应用》学历单,以便课上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课堂中,王倩倩老师带领着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从“物物交换”出发,利用学历单,在同学们的分享交流中,画图法、算术法、方程法一一得出。大部分的同学通过预学,自主探索出了解比例的方法。本节课中,同学们既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又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议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大家会向王老师学习,时刻三问:1.注重培养学生表达和质疑的能力了吗?2.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了吗?3.注重学情,适当拓展了吗?
教育大计,质量为本;质量大计,教研为本。教研是一场攀登,寺湾镇二小将在攀登中自我突破、修炼精进,让课堂更高效更优质!
教研员听课心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