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中的情节安排可以引导听众的情感变化,使他们在演讲中体验到不同的情绪,优秀的演讲稿能够通过情感共鸣,激励听众在演讲后采取积极的行动或改变思维方式,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浸润书香演讲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浸润书香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品味书香与书为伴》。
同学们,如果我问你“书是什么味道?”你会怎样回答呢?你可能会想:书怎么会有味道,如果有味道,也是苦的,因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可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的孩子相信,书是甜的。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然后让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于是孩子便知道:书是甜的。因为犹太人从小喜欢读书,才涌现出弗洛尹德、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杰出人物,而犹太民族也被全世界公认为智商最高的民族。
我们知道,4月2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世界读书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海伦凯勒曾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的号召,让同学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现向全校同学发起以下倡议:
一、爱读书、勤读书!
把读书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丰富学识,陶冶情操,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从爱书开始,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爱护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用书本充实头脑,以书籍洗涤灵魂,让书香溢满校园。
二、读好书、善读书!
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和好书为友,与知识同行。在读好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好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好书中提高品位,拓宽视野;在读好书中明理强智,成长成才。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倡议传阅经典,分享智慧,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文会友,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每天记录些许心情笔记,每周背诵几篇经典诗词,每月读几本经典名著,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与写作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享受阅读,终身为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快乐。让我们在读书中吸纳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知识;在读书中弘扬优秀的文化精神;在读书中实践与创新;在浓浓的书香中丰富知识;让读书为我们进步与成功奠定基础,为开拓与拼搏注入活力。
老师们、同学们,书香润泽校园,阅读丰富人生。值此春意盎然之际,让我们携手阅读,与书为伴,用书籍点亮人生,让书香溢满校园!
浸润书香演讲稿篇2
尊敬的校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15)班的邓希玮。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书香飘逸校园 ,经典浸润人生。
明天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5年起,将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4月23日已经是全球各国爱书的人们的节日。这一天,西班牙的人们会手持玫瑰翻阅书籍,墨西哥将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韩国将发行世界读书日特别版邮票,我国香港特区则鼓励市民一同参与“全城阅读10分钟”活动。
而大部分国人“不知读书日,闲时不读书”。本月18日,第十一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国民图书阅读率54.9%,每年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5.38分钟。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美国人人均阅读量为21本,日本人40本,俄罗斯人56本,以色列人则高达64本,也就是说,每人每月平均阅读5.3本,比中国人人均一年的读书量还要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千百年来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不坠其志的智慧武库。
于谦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翻开书卷,心香与书香共缱绻,它是历史沙漏里不会枯竭的丰满沙粒,是岁月绿洲中盛开不败的百花争艳,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永远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在书中,我可以感受司汤达的深刻,杰克·伦敦的激情,雨果的忧郁;可以体会李太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重、李义山的秀逸; 可以随李敖一起快意恩仇,和金庸一同倚剑天涯;也可以品味梁实秋的随意,钱钟书的睿智、朱自清的平和。读书,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内心的喧嚣和浮躁;它能滋润心灵、塑造人格、熏陶气质。
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确然,不读书,无以言;不读书,无以思;不读书,更无以行。阅读,是我们在与祖先对话,在跟心灵对话,在向未来发问。即如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有人说,一个人终其一生是否留下遗憾,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身后是否留下精神财富,二是是否曾经挑战过自己的人生极限,三是是否具有向权威挑战的魄力和能力。而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必须通过阅读、通过思考来实现。唯此方能找到我们的生存法则和生命真谛,找到我们的文化使命和文明担当。正是沿着这样的问与答,中华民族有了“以有刑至无刑”法治观念,“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自然法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正是这些,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潜在动力,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同学们,在温馨的校园中,氤氲的书香随风而来,细细品酌,入心而化,将蒙尘的心灵清洗得纤尘不染,提升我们的品位和素养。愿我们的校园书香四溢,愿你成为精神明亮的文化东中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浸润书香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读书是我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再大的压力只要一读上书也会随着那一个个朴素的文字脱口而出,而消失在九霄云外。所以说,读书是我精神生活的支柱。
难得清闲,总要带上几本爱看的书,背靠在后院子那棵硕壮的榕树。让那沁心的清风拂起我的秀发,让那零星的阳光亲抚我的肌肤,让那悦耳的'鸟声拨动我的心弦。此情此景,读书别有一番滋味。
书是一个五彩斑斓,奇异美妙的世界。在那里有真善美,有假丑恶,有值得学习的,也有值得批判的。一翻开书,就仿如身临其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是英勇红军手里的机枪,是朴素农民手里的锄头,还是恶霸地主手里的皮鞭?书给了我们很多正面的答案,不看《红岩》不知红军有多伟大,不读《骆驼祥子》不知生活的艰难,不阅《过去的岁月》不知地主的恶毒。书是我人生的指明灯,它教我如何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读书如喝茶,读不同的书如喝不同的茶。那哀苦抑郁的文章,就如一杯浓苦的功夫茶,涩苦点滴在心头;那活泼可爱的小散文集,就如喝一杯清爽淡甜的小诗文,又如一杯清新淡香的茉莉花茶,余香回味口中。书的“味道”不同,书的意境也就不同,那些悲情惨剧的,就如身处于四面冰封的肃杀中,读它的每一个字有如一股寒风刺痛心头;那些明丽抒情的,有如身处于竹林那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轻声朗读它们,就如一阵阵春雨滋润着我的心扉。当然还有那诙谐幽默的小短篇,读起来快乐自在,不用想太多,就如和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谈笑……
我深爱读书,不像有些人一样把书当作消遣时间的工具,也不象另一些人成天埋头苦读,借以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当然,以我的学识,我不敢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我之所以读书,是为了自己能健康成长,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绵力。玉石需要雕凿,人也如此,一个人要经过“书”的雕凿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人。因此,我不断用书来雕凿自己,寐求不会成为社会的包袱。
“花很香”,“饭很香”;这很香,那又很香,似乎没有人用“香”来形容书籍。在这里,让我说一句:“书很香。”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浸润书香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努力工作的天赐奖赏”。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两个多星期了,时间悄悄溜走,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是最平凡、最珍贵、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后悔的。新的一天开始了,一些学生争分夺秒,早早去教室大声背诵,大声朗读。一些学生在校园里闲逛。上课时,有的同学专心听讲;有些学生心不在焉,在桌子底下摆弄玩具。放学后,有的同学早早回家,做作业,努力复习巩固;有些学生迷失在看不完的电视节目中?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面临的学习形势是紧张而严峻的。中考临近了,作业越来越重。是时候躺下来好好学习了。然而,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并不容易。古语云:“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然后再努力!
同学们可能都知道,能爬金字塔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如果说鹰的成就是天生的天赋,一夜之间成就了壮丽的场面,那么蜗牛的成功就是毅力和恒心。我相信“行动会有收获,坚持会创造奇迹。”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颜真卿的书法家,曾经写道:“是人读书三点亮,五点看鸡的'时候。青少年只知道玩耍,不知道好好学习,到老了还后悔自己年轻,为什么不知道好好学习。颜真卿说了这话,也照做了。正是通过勤奋,他成为了中国古代一流的书法家。古今中外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必须把握住人生的机遇,脚踏实地地从勤奋开始,最后才会有成功的一天。学习没有捷径,古人的拼搏精神才是真正的学习诀窍。当然,勤奋不容易。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奋是一种努力,你应该愿意付出,包括放弃一些爱好,放弃一些休息时间,甚至经历一些失败的痛苦和考验。勤奋虽然痛苦,但也有快乐。它就像春天的播种者。虽然它可能会遇到一个糟糕的秋天,但人们相信,如果你努力工作,你会收获更多。勤奋的痛苦孕育着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勤奋可以弥补错误,这是很好的训练。牢牢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充分利用课后的一点时间,能背的时候背一个单词,能掌握的时候掌握一个解题方法,能记住的时候记住一个成语。让我们用青春的活力、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迎接人生的挑战。
浸润书香演讲稿篇5
我爱看书,经常浸泡在浓郁的书香里,享受着书香童年。
我的书柜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伴着书,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伴着书,我明亮的眼睛展现出无限生机。我看到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化成了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通幽曲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还有很多很多……
伴着书,我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的旅者,豪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拣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孤鸿,手持青青芒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桥头,断鸿声中的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西风瘦马,一边是宝马香车雕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伴着书,我童年的生活变得趣味盎然。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禅房花木,曲径幽通”,品“荷笠带斜陽,青山独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伴着书,我结识了易安——这个身世悲凉的奇女子。她在经历国破家散、丧夫流离之后,这个如水如画的女子“人比黄花瘦”。于是,她重新认识自己,自此“三杯两盏淡酒”,可酒淡怎敌晚风急,在纤纤玉手掷下酒杯时,才发觉“举杯消愁愁更愁”啊!她不禁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反问,用哀婉苍凉的笔调将愁苦悲凄写得淋漓尽致。还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有谁能不为这位寂寞千古的婉约词人的满腔愁绪而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呢?
是书让我了解了她,是书让我的心灵腾飞,融入那千年前的唐风宋雨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聆听海天相接处渔歌唱晚,体会夕陽斜晖里情意绵绵,品味古道长亭边古筝轻叹。书,让北方汉子沉迷于江南的碧玉韵致;书,让身处江南者感受到塞外大漠的孤烟壮阔;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品味书香,快乐童年!
浸润书香演讲稿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品味书香感悟成长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伟大领袖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一样。可见读书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就成了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也让我收获颇丰。
一、读书促进了教学
还记得刚踏上讲台时,我总是很苦恼,为什么我不能讲出一节像名师那样激情肆意、轻松自如的课呢?当我读了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知道了:教师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我还记得《给教师的建议》中,那位成功的教师的话:“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突然之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让人感到语言的贫乏,感染力的缺乏。原来,这就是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的差别呀。那一刻,我告诫自己:读书吧,不要再找出任何理由为自己辩解,你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一节节课上,又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丰富自己,启迪心智呢?那一刻,我告诫自己:一定要用一生备课,在一节课中浓缩教育大师的风采,现代教育的理念。于是,“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整天沉醉于书香之中,我爱上了读书……几年来,我先后读了多部教育教学著作和多种教育刊物。
例如读《小学语文教师》,就帮助了我许多,它将怎样处理教材的重难点,怎样设计创新性的教学方案等都有相关的介绍。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了“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各类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了象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李吉林、窦桂梅等教育大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名师们的教学感悟、教育理念都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使我获益良多。与名师为友,让我这个教育新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数学教学的前沿风光。
由于读书,使我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了较高的人文素养,学会了用爱、希望、探索、合作与自主的精神,激发学生美妙的心灵律动。在课堂教学中,我底气十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经常使师生的心灵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渐渐地,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至今我仍记得讲《开国大典》时的欣喜。课堂上,我再现历史,思接千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从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举世瞩目的新中国成立。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奔涌的事件,那些聪明的智慧,都汇聚在我的课堂上,从我的口中汩汩而出。这堂课,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专注,我想他们一定沉浸其中,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艰辛与坎坷。也许,就是这节课,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了更为广阔的中国历史风云中;也许,就在这一节课,学生们那份爱国之情得以升华、铭刻。
读书,促使我专业成长,大量的高品位阅读,拓宽了我的教学思路,积淀了我的理性思考,使我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识字教学,我把识字过程与语言学习、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法;阅读教学,形成了研讨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思考、充分想象、大胆表述”,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作文教学,我即兴结合作文要求出口成章,指导学生倾吐心声……无论什么学生,都对我的课堂充满着期待、充满着胜利的喜悦。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地增长智慧,让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教师可贵的生活品质,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二、读书帮助了我的班主任工作
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相信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现在,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多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急性子,尤其刚做班主任的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误,常常气得火冒三丈,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场“暴风骤雨”式地批评,直到犯错的学生泪流满面。但是我知道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有几分钟热度,是个短期效应,起不到治本的效果,况且生气对自己的身体、心理都会有很大的伤害。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仿佛进入一个教育的`世外桃源,那里鲜花盛开,硕果累累,我用心灵浏览,我以真情共鸣。字里行间洋溢的是爱心,垒砌的是教育,通过字句的阶梯,我看到了教育的鲜活,教育的诗意,“请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细心呵护”。这些充满爱意的句子,让我幡然醒悟:我缺少的不正是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宽容和爱心吗?每个人都是一轮月亮,都有着自己的阴晴圆缺,更何况他们只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呢?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进步了,我会鼓励孩子们“人生要有爬山虎式的执著,才能在自己的身后洒下一片绿萌”;退步了,我会安慰孩子们“人生更应有腊梅似的坚韧,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慢慢地,顽皮的学生少了,懂礼貌的学生多了,习惯变好了,成绩进步了,起初的失落和彷徨也早已荡然无存,体会到的是教育的伟大。
读过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师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也使我渐渐明白:教育是一门艺术。就同一件事情而言:可温柔如春雨润物,也可暴躁如骄阳炙烤;可呵护如秋日硕果般呈现,也可残酷如冬雪般毫不留情。可往往运用不同的方法却塑造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人生。每当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什么困难,总能在书中求得帮助。翻到相关的章节,细细研读,反复思考,结合实际寻求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扰我多时的难题。
三、读书,帮我打开学生的成长之门
自己喜欢读书,也希望孩子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我把让孩子们喜欢阅读、会阅读,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我在班里建图书角,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积极捐书。现在,每天早晨、中午,当我走进教室,总能看见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自己喜爱的书。每周的读书交流会上,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分享着读书的收获与快乐。我常常梦想着自己为学生打开的不仅仅是一本又一本的书。我希望为他们打开的正是他们的成长之门!我愿沉静在教书育人这美妙的世界里。和我的孩子一起读书、读书、再读书。也许,我们正是从这里开始,迈向了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贵在坚持。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们,让我们在“跬步”与“小流”的日积月累中,在繁忙的工作中,在休息的闲暇中,一卷在手,忘时光之流失,得精华之须臾,成为更具灵性,更具智慧、学养深厚的现代教师吧!
老师们,请热爱读书吧!读书是发展的起点,读书是睿智的源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我们以书为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老师们,让我们挤一点时间给读书;留一点空闲给思考;献一份热情给学习。我们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浸润书香演讲稿6篇相关文章:
★ 书香活动方案8篇
★ 书香伴我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