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时,既要总结内容,又要提出疑问,让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为了增强说服力,我们应该在读后感中加入具体事例,28写作材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中华美德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中华美德读后感篇1
在《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一句话来自“游子吟”这首诗里。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生长。父爱是一棵大树,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下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洁身自爱,经常因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想放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个时候,你又没有想到你的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个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快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只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父母对孩子总是心软的,对孩子的乞求总是有求必应的。即使一开始铁定了心,但过不了多久,还是会答应孩子的。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那样的任性、放肆。但是,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们,而是加倍努力地教导我们。
但我们的父母生病时,还坚持去上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到: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深沉的父爱与母爱。我们要以最好成绩的成绩,来报答父母。
愿天下的父母幸幸福福,开开心心!
读中华美德读后感篇2
暑假里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熟练了,可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学校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吗?第二天晚上作业发下来,我得了优秀。老师还表扬了我。可是,现在翻开作业本一看,好像优秀上多了个黑点,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对待学习要认真,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
读中华美德读后感篇3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感动天地的故事,这些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至今,而故事的主人公更是被人们赞不绝口。近日来,我一直在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书中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受益终身的道理 。
当我读完了《金孝拾银》的故事后,我感触很深,故事主要讲了,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在母亲的 劝导下他返回到原处找到失主,而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相持不下时,县官来到。最终银子被判给了金孝母子。我很是佩服金孝母亲的品质,自己的儿子拾到了一包银子,她并没有为银子而动心,反而教导儿子返回原处找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多可贵呀.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屈指可数。有的人甚至去偷东西,这样的人更应该向金孝的母亲学习。故事中的县官也很是让我佩服他没有私吞银子,而是公正无私地判了案。在如今,像他这样这样两袖清风、正直无私的官人又有几个呢?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学到了人要正直无私、不贪心、诚实,才会有更大收获。
读了曾子的一个故事后,我感触颇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她去买布,而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去买布,回来后就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跟着去了。妻子回来后,看见曾子在杀猪,妻子很舍不得,哭着求他不要杀,而曾子却很坚定地说:“人不可言而无信,你已答应了儿子,不能反悔,”最后曾子还是把猪杀了。是啊,人就要像曾子一样言而有信,不可出尔反尔。作为大人,更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在这样社会里的人们,更应该向曾子学习,人不可因为一己私利,而丢掉了人生中宝贵的东西---诚信。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人要言而有信,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
同学们,古人们都有这么美好的品德,何况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呢?让我们携手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铸就辉煌明天吧!
读中华美德读后感篇4
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具备的就是中华美德了。
从古至今亦是如此。我想孔融让梨的故事都不陌生。说的是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子女的好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就像前几年的汶川大地震更加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中华美德的伟大。多灾多难的2008年,大自然和内外反华势力把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强加到我们头上,然而灾难不但没有引起某些人预期的人民的分裂,反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哪怕毫不足道的。在为自己的国家做着点什么。
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读中华美德读后感篇5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品德、精神和气质的基础。它包括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明礼诚信、自尊自强等等很多种,这本《中华美德颂》则将这些美德以故事的形式完整的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美德。
书中讲了很多故事,都很感人。但我觉得,只有母爱才是最令人感动的。汶川地震,人们在救援时发现一位被压死的母亲,她身子弓着,双手撑地,好像在拼命护着什么,当人们的'废墟清开,发现他身下躺着一个毫发无损的孩子,医生打开孩子的被子时,发现一只手机,屏幕上有母亲费力敲出的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唐山地震,玉树地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展示着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与力量;母爱是无私的,永远会保护着你,伴你一生。还记得那次我因嗓子化脓而不得不做扁桃体切割手术后,我因麻药药效未过,一直昏迷未醒,是妈妈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坐在我床边,只为了让我一醒来就见到她。我手术后不能乱动,是妈妈一连好几宿没合眼的照顾我,只为了我有需要时可以随叫随到。我……这种爱,血脉相连,温暖着儿女的感情,这种爱,瞬间迸发,震撼着无数的心灵。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对我们的民族来言,中华美德就像源泉,滋润人们心灵的生长;中华美德就像脊梁,支撑人们挺起胸膛;中华美德就像号角,鼓舞着人们前行的脚步。
读中华美德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 学美德作文5篇
★ 读彷徨读后感5篇
★ 读美文读后感5篇
★ 读春秋读后感5篇
★ 大阅读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