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象征与隐喻,增强阅读深度,写读后感不仅是对知识的吸收,更是对智慧的再思考,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色故事及读后感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1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面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非常地团结,他们平时每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在这最美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2
我被《红色少年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李氏姐妹,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狱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风,“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他们死守党的秘密,笑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保护牛草的何运刚,英雄之花努尔古丽,护林英雄赖宁——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群众的财产……
“有志不在年高”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红色少年们虽然年纪小,但战争的洗礼,灾难的袭击已经让他们有了大人的成稳,勇敢和机智。在敌人面前,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人小,不会受到敌人的怀疑,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而在灾难面前,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年少而胆怯,相反他们勇敢的挺身而出——看到这些红色少年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以林浩为代表的少年英雄们的事迹,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少年英雄的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在被一个个,一代代的少年们英雄感动的同时,我更为他们而骄傲。我骄傲我们华夏子孙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少年英雄辈出;我骄傲我是华夏的子孙,我是少年的一分子。谁说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谁说我们是被宠坏了的一代?想想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看看周围同学的执着认真;想想伙伴们在赛场的挥汗如雨,看看同学们在苦难面前的齐心协力,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阿!
我们此刻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不用为衣食发愁,我们不必提心吊胆地生活,我们是幸福的,无疑也是幸运的。但我们有我们的职责和义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有时间紧迫感,行动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像红色少年一样,脚踏实地,肩负使命,为祖国灿烂辉煌的明天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3
从小我就对红色文化情有独钟。家里有本《红岩》小说,早就磨破了书皮,甚至有些脏兮兮的;但对我来说却是无价之宝。早晨躲在被窝里看,中午边吃饭边阅读,晚上在煤油灯下津津有味地看,江姐的形象、许云峰的形象、小萝卜头的形象慢慢浸入我的脑海之中,除了敬仰这些英雄外,年幼的我还还懵懵懂懂问爸爸:他们这些人为何不怕死啊?那时爸爸总是摸着我的头说:你还小,等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是啊,后来我又陆续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乌龙山剿匪记》、《高山下的花环》等小说,还看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电影,还观看了《红色娘子军》等舞蹈,渐渐地有些明白了:这些英雄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舍生忘死,舍身取义,是他们的理想追求!于是,刚进初中的我,就找到班主任,要求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班主任笑着问我:“为何那么着急要加入共青团呢?”年少的我铿锵有力回答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班主任连连点头称赞!
再就是进入高中,接触的红色文化更多了。听说前些时候高考题考查的是《赵一曼女士》,我连忙从网上找来,仔仔细细阅读一遍,特别是读了英雄母亲赵一曼给孩子留下的遗书,我双眼模糊了,是啊,赵一曼也是人啊,也是女人啊,也是母亲啊,也是妻子啊,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宁肯抛头颅撒热血,舍弃生之留恋,何等伟大与何其壮哉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念叨着这两句名言,我不禁泪流满面!这是灵魂的洗礼!这是心灵的震撼!这是精神的洗涤!
于是乎,向往红色文化,我便提前把部编新教材中的有关红色文化的内容部分找出来,细细读了。红军长征会师的胜利,让我心潮澎湃;聂荣臻元帅对日本小女孩的人道主义,触动了我最柔软的内心部分;水生嫂的深明大义,让我心生敬佩之意;还有刘和珍君的伟岸、白莽的革命激情、柔石的硬气……千古英雄气,凛然照史册!要写一点东西啊,否则怎样安置胸中的纵横驰骋的情怀啊?于是我便吟出如下诗篇:红色文化英雄气,我辈自当勉励之;人生纵横多驰骋,坚守丹心天地间。
红色文化蕴涵伟大力量。不是吗?最近,共和国时代楷模张桂梅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刻,带领六个党员教师面对党旗发誓,要把学校办下去。她说:当年只要有一名党员,阵地就不会丢;现在我们有七名党员,怎能把党交给我们的学校办不下去呢?张桂梅也是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了精气神,坚定了自己理想追求,终于成就了一所女子学校的风采!面对张桂梅接受采访的镜头,我不禁又一次泪流满面!
即将高中毕业的我,深受红色文化养育,在毕业前,我还会做件大事,您能猜出我会做一件怎样的事情来报答红色文化的涵育呢?我不说,您猜猜看!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4
?林海雪原》是一部怎样的书?是一部神采的纪实类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该书是曲波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主要描述英勇的小分队与出没于东北林海区域,对当地人民进行凶残无度的杀害的国民党残余土匪分子进行英勇的作战,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故事。
?林海雪原》的作者少剑波是一名优秀的中级指战员,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自己也参与其中的小分队如何与国民党残余势力开展作战的全过程系统完整地用艺术的手法描绘出来。给读者展现一幅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敌对分子英勇对战的壮丽画面。当时的历史真实是:1946年冬天,国民党的主力重兵压向东北,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以及惯匪、地主等土匪武装“中央先遣挺进军”在我后方作乱,我军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主力,到北满肃清匪患,巩固后方。“当时我和我在书中所写的战友们,便数度深入林海雪原,和许家父子、马希山、坐山雕、李德林、谢文东等匪周旋。在周旋中锻炼了我们自己,在战术上、军事技术上,我们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歼灭。”这是当时的真实的历史事实。
?林海雪原》全书第一句就是“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也是我赤诚的一颗心”。作者写本书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他英雄的战友。他在关于“林海雪原”里这样写到:(美好生活)这一切,杨子荣同志和高波同志没有看到,更没有享受到,他们正是为了我们今天所享受的这些,度过了艰苦的年月,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挤业余时间写。由此可见作者写《林海雪原》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写出杨子荣等战友的事迹,让他们的事迹永远被人们记住,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国人永远铭记的一面旗帜。这便是作者为文的善,也是本文最真挚最隽永的善。
有了以上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就会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刻的理解。课文中只是选了小说的一部分,但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出主人公之一的杨子荣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一切,是一名优秀的侦察员所必不可少的。
选文开篇就以在树林里发现一支胶鞋开始说起,杨子荣不断以此为依据,设想出各种情况,并逐一研究发生事件的可能性。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在一名调查人员的身上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之下,另一位姓孙的侦察员就显得毛躁许多。
在发现树上的白茬之后,作者又一次对杨子荣的想法进行描写,手法和刚才得很像。这就给我们以一种杨子荣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印象,加深他的英雄形象。
在之后的几件事上,更是突出体现出他“三思后行”做法。要知道在不熟悉情况的时候贸然行动,往往是送死的最佳表现。但作者只是写了杨子荣的想法,而没有提及另一个和他一起孙侦查员,让人很自然得明白谁是主角,谁是英雄。
之后,作者本人出现了。杨子荣又体现了他做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优点。同小炉匠在一起的时候是选文的一个高潮。尤其是晚上他的作为更是让人看的提心吊胆。让人情不自禁的为他的机智勇敢叫好。他是英雄。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5
我在整理书架时,突然发现了一本书中间有一条缝隙,我好奇的从书架上抽出,沿着缝隙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支红梅花。干枯的花瓣依然飘着淡淡的清香,我透过单薄剔透的花瓣,清晰的看见“__”三个字。我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这位永垂不朽的英雄——__。
这本《__的故事》薄薄的,这位烈士的精神却是厚厚的。看着这本红红的书,我红红的血液就向上涌,就连书里红红的梅花也舞动了起来似的。__在年轻时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他带领着部队进行反“围剿”时,被敌人包围了,__同志不幸被捕。“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时我们十分情愿的啊!”他在呐喊,他在为可爱的中国呐喊!面对敌人雪亮的刺刀,他挺起胸膛,泰然自若,任皮鞭抽的皮开肉绽,任尖刀刮的遍体鳞伤。敌人的酷刑,他放声大笑,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以至于刽子手的手都在发抖,刻在他骨子里的只有八个字“我是中国共产党员”!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如梅花一般不肯服输的精神仍是不可磨灭的!
__同志一生勤劳,节俭。记得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了__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竟没有一文钱。诚如他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生活中也有一些像__一样勤俭节约的人,她就是我的外婆。外婆一件衣服穿破了,缝缝补补再穿。一双鞋穿了三年又三年,就是不舍得丢。经验十足的她,秉着勤俭节约造就了一双巧手,记得有一次我的校服被扯破了,我正在暗自窃喜终于可以换新的了。外婆拿过去不一会就把破洞修补好了。笑眯眯递给我,说:“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节俭啊!”。我接过校服一看只能被她的手艺折服。更让我离不开的是她那些陪我长大的红色故事。一到晚上外婆就抱着我坐在安乐椅上,给我讲红色英雄的故事,每当她给我讲完故事,就会说:“小孙子,要好好学习,长大相信党,爱祖国啊。”小小的我只是点点头,望向遥远的天边,星空里好像构成了一朵梅花的模样,我想:“那梅花一定是鲜红的,飘满芬香的吧。”幼小的我看着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直至今日,梅花让我想到那些英雄,他们为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小小的红梅,飘扬的红旗,包含着__鲜红的血肉,革命的精神与高尚的品格!我立志努力学习,向__一样勤俭节约,将来为美丽的祖国做贡献。除病兴国腾黑马,莘莘学子望今朝!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6
暑假里我看了一些红色经典,其中在书香闵行网站上看到的红色经典连环画“赵一曼”尤其令我感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后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与女护士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936年6月,在他们的帮助下,赵一曼逃出了日军得魔掌,但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泼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赵一曼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现在我生活在一个平安的年代,我可以无忧无虑的上学学本领,寒暑假可以外出旅游,这一切是千千万万的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将红色经典发扬光大,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篇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的这首诗中诉说了离别之苦,而我却在这首诗中感受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英勇的梅李战士就如这原上草,不管日寇的野火如何摧残,他们的爱国心依然是“春风吹又生”!
在几千个日日夜夜里,在孩子们愤怒的眼光中;在青年们激昂的诗句中;在妇女们闪烁的泪光中……一个个英雄为了不让我们的祖国遭受凌辱而英勇捐躯了,可在他们后面又有百批千批的爱国者接踵而至,犹如潮水般滔滔不绝!你看:武工队员叶小七,用子弹和生命向敌人作出了最后的反抗;原本柔弱的女教师朱爱侬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23岁的黄金年华;中医顾鸿逵为了人民他的身体被日军浇上了镪水……倒下的是英雄们的身躯,可他们的爱国精神永不磨灭!
如今,抗日战争滚滚的硝烟已经消散,所有的那些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是生在新中国的新一代的少年。在革命先烈创造的伟大中国这片土地上幸福地生活着。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在这么美好的条件下我们不是更应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吗?!可是现在我们中的有些同学不懂得感恩社会,热爱祖国,变得爱慕虚荣,整天就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心中只想着自己,似乎除了自己再也没有余地去装别的任何东西,先烈们的那颗颗拳拳爱国心在他们身上根本是无处可觅!
同学们,祖国的明天靠我们,祖国的建设靠我们,让我们再回顾下先烈们满怀爱国心不惜为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也拾起我们那一颗颗迷失的心。让爱国的思想也在里面生根发芽,从今往后,好好学习,为了我们伟大祖国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红色故事及读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