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时要注重事实依据,任何脱离实际的内容都会削弱材料的感染力,事迹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激发潜能,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再孤单,以下是28写作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篇1
她品学兼优、坚强独立、乐观向上。她家庭并不富裕,爸爸是一位打工者,妈妈在她刚十多岁的时候就患上了乳腺癌,并于20xx年去世。也许正是家庭的原因,14岁的原慧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加独立、更加懂事。她用自己小小的双手为这个艰难度日的家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原慧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妈妈就患上了乳腺癌。妈妈患病期间,状况很不乐观,说话都很困难,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要学会自立、学会担当。年幼的我不能为妈妈挣钱,只能代替妈妈做些扫地、擦地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且每天帮妈妈按摩,我期待奇迹的发生,但是,最终妈妈还是没有逃过病魔的阻截,妈妈离我而去。我悲痛欲绝,感觉好像是天塌了一样,是的,我的天塌了。”
说起孝心:在三年前,她的妈妈卧病在床,一家人就靠爸爸打工维持生计,她星期天回到家,就给躺在床上的妈妈按摩按摩,等妈妈睡着了,就把妈妈换下的衣服洗掉,洗完衣服,妈妈也就醒了,她就给妈妈倒水,给妈妈穿好鞋,扶着妈妈在地上走走,就这样度过了星期天,虽然这两天是忙碌的,是累的,但是她却是快乐的,在她心中不管受多少苦多少累,只要妈妈陪在身边,一切都是美好的,快乐的,幸福的`。
人有生就有死,尽管有她这么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在20xx年还是离她而去,这是一件天大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哭得无法站立,眼肿了,嗓哑了。亲人在一旁安慰着,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在不停的哭泣。这是她这一生中最痛苦的离别,这次离别意味着,再没有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再没有人提醒她天冷了多穿点,这一切只有自己了,只有自己照顾好自己了。
活泼可爱,本应是14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现在由爷爷奶奶照顾,偶尔爸爸也会回来看她,没有妈妈的陪伴,星期天在家自己洗衣服,并且还给长辈洗。她还是一个非常节俭的女孩,平日里奶奶给的零花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攒起来,在爷爷奶奶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她说:我已经14岁了。什么事都可以做了。可以帮奶奶洗衣服做饭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想着父母和长辈。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么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的父母。”
一个14岁的孩子,本该尽情享受父母的宠爱。却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面对困难,原慧从没有退缩。这种特别的经历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家庭贫困、母亲去世,原慧并没有被压垮。她不是生活的弱者。在班级里,谁有困难她都会热心帮忙;劳动中,她从不嫌脏,从不怕累;各种活动中她都表现优秀。学校每学期的各项奖励名单中总会有她的名字。她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是老师得力的助手。
坚强、善良的原慧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她终会变成一只雄鹰,在更广阔、更蔚蓝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她会让更多的90后、10后明白:坚强、独立才是这一代人最应推崇的“时尚”;孝心、责任才是新一代少年最具美感的“名片”。
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篇2
6岁,上幼儿园的年纪。当千万孩子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冯莫林已不光是照顾自己和上学,还得照顾双目失明的爸爸妈妈以及种庄稼、干农活。七年来,他靠着感天动地的孝心、自强不息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宏伟乐章,谱写了一部震彻心灵的时代传奇。
10月15日,cctv—13《朝闻天下》栏目以《冯莫林:我的家不比别人差》为题,用时9分41秒,对岚皋最美孝心少年冯莫林感人事迹做了深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据最新消息,冯莫林正式荣获中央电视台“20xx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称号,是陕西本次唯一获次殊荣者,另一名好少年吴俊荣获最佳提名者。两少年将于10月25日进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颁奖典礼。透过冯莫林感人事迹,可以发现以下光辉精神和闪亮足迹。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他孝感天地
年纪小小的冯莫林,已能深深感到父母的悲苦,心疼着爸爸妈妈,深爱着爸爸妈妈,却无法力挽狂澜,只能用稚嫩的双手,帮助爸爸妈妈生活起居,照顾爸爸妈妈衣食温饱。7岁那年,冯莫林开始上小学。他的家距离集镇15华里,报名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父母骑车送,他和母亲却是一步步走过去的;别的新生哭哭闹闹不让父母离开,冯莫林却默默地找来一根木棍交给妈妈,再三叮咛妈妈回家一定要靠路里边走。他知道妈妈看不清,来时的路上有他照应,回家的路,妈妈要一个人走,他生怕妈妈一不小心跌进路边山沟。
一年冬天,妈妈李兴翠给了冯莫林十块钱,让他给自己买双袜子,免得上学冻着了。周末回家,冯莫林脚上仍光溜溜的',却从书包里掏出一双崭新的毛绒袜给妈妈穿上。妈妈流下了幸福而难过的泪。冯莫林帮妈妈擦去泪水,安慰妈妈说:“妈妈,家里比学校冷,你身子弱,更需要保暖。我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天天活动,一点都不冷。”
和普通开放式的农家院落不同,冯莫林家的院子有一个封闭的半截围墙。冯莫林的爸爸因为失明看不见,曾多次掉到院子外侧两米多高的水田里。为了父母安全,20xx年秋天,冯莫林和父亲在邻居左宏举帮助下,一起砌这个围墙。
说起冯莫林,乡亲们都赞不绝口,无不感叹佩服。邻居左宏举说:“冯莫林的确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好娃娃,他打零工挣钱给家里买了冰柜和电视,每次周末上学前,他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放在自己冰柜里,让爸爸妈妈只热热就能吃了,还再三请我帮着照看他爸爸妈妈,害怕父母出事。”
“有了冰柜,上学前就可以多做点菜,让爸爸妈妈多吃几天,有了电视,爸爸就不会寂寞,虽然他看不见,但他最喜欢听新闻。”冯莫林一一介绍为什么要买这两样家电。
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他自强不息
面对困境,冯莫林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双手去战胜它,用意志去克服它,把日子过下去。而能够战胜这一切困难、让冯莫林和他爸爸妈妈幸福平安生活到如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冯莫林的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和自强不息。
每次放学,别人家孩子要么坐车要么家长骑车接,而冯莫林,却只能独自一人走一个半小时泥洼路回家。在家里,他不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还上坡挖地、种玉米、土豆和蔬菜。并在周末抽空为乡邻烤烟户打零工,拔草、编烟叶,挣点工资,补贴家用。两年来,他打零工攒下20xx多元,给家里添置一台电冰柜和一台旧电视。每次领到低保金,冯莫林都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买米、买面、买肉,却从未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
20xx年暑假,他给邻居家帮忙摘烟叶、编烟叶,炎炎夏日,身上长满了痱子,磨破了双手,可他一直坚持。一个暑假下来,挣了一千多元。冯莫林家取暖和生活用的蜂窝煤,每一块也都是冯莫林从距家500米外的公路上背回家来的。
为父母安全,在砌围墙那次定木桩时,负责掌握木桩的冯莫林,被双目失明的父亲不慎砸伤手指,鲜血直流。父亲老泪纵横,让冯莫林马上去医院包扎。冯莫林没有答应,他强忍着疼,坚持不哭出声来,从妈妈的针线袋里找出些布条和线,上了一点云南白药,包扎之后继续干活。父亲冯联许说:“十指连心啊,他是怕哭出来我们晓得了难过,还有他是心疼钱……”说到这里,父亲冯联许早已是泪流满面。
父母是福,苦难是金,他乐观自信
在冯莫林心里,父母是他最大的福气,而苦难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甚至他自己都不觉得所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是苦是难,除了个别时候“害怕”外,他始终充满着乐观自信。
当记者采访他问干活儿有没有害怕过,是否感觉很苦很累时,冯莫林说:“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山上野猪很多,我一个人在山坡上干活,的确有些害怕,也偷偷哭过多次,真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守在一旁,那样我就不怕了……可是,爸爸妈妈眼睛看不见,上不来……可我最害怕的不是这些,是哪一天放学回家后见不到爸爸妈妈,叫爸爸妈妈时没人答应,一个人做饭,干活,一个人上学……还好,爸爸妈妈都在,只要爸爸妈妈在,我就高兴……我感觉我家不比别人差,我也感觉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在……”在冯莫林接受采访时一段不足1分钟的谈话中,竟7次提到“爸爸妈妈”。
而当记者问他有没有信心凭着自己的双手买下一台洗衣机时,他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说,自己已通过暑假给别家编烟叶,攒钱买了一台冰柜和一部电视机,现在手头已有500多块,只差100多块了,明年再打工,很快就能买回来。说完,他笑了,笑得是那么充实,那么自信,那么幸福。
在冯莫林的心中,父母是福,苦难是金,困难更阻挡不住他上进的心。冯莫林家的墙壁上,有多张冯莫林的奖状。在班里,他是班长,在宿舍,他是社长。三年来,冯莫林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班主任赵坤说:“冯莫林话不多,但做事总在前头,总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在同学中威信特别高。”冯莫林也先后被评为岚皋“十佳先进典型”、“十佳美德少年”和“陕西省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当许多人忧心忡忡,怨天尤人,百无聊赖,颓废空虚,苦苦追寻快乐在哪里,快乐是什么时,年仅13岁的冯莫林用自己的行动和心语,给出了令人痛彻心扉而又茅塞顿开的答案,那就是,人之所以快乐,只因心中有爱。
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篇3
简介:在学校,同学推选品学兼优的高萌寒当了卫生委员。他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各科成绩优异,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20xx年,小萌寒被二师21团中学评为校园“进步之星”,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誉。
?孝心故事】
心有真爱,少年最美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母亲节”就要到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兽医站的一间民房里,刚满10岁的高萌寒唱着他最爱听的歌,努力回忆着母亲的模样,他的眼睛湿润了。
这时,传来了一阵叩门声。小萌寒赶忙去开门。
“奶奶,您回来了?快坐下吧!”两鬓银霜的奶奶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洗了把脸。不多时,高萌寒从厨房中端来了由他亲手烹制的热腾腾的饭菜。
奶奶心里明白,对于可怜的富有孝心的孙子萌寒来说,他的父母和母亲再也回不来了。这些年,是自己给了他隔代的亲和爱,像母亲那样抚育他成长......
一、家有不幸
早在20xx年9月14日,只有4岁的高萌寒还在上幼儿园,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不幸。
他在外打工的父亲,在一处建筑工地上电焊作业时,不幸从高处坠地身亡。半年后,母亲带着姐姐远嫁他人,小萌寒和1岁的弟弟从此成了孤儿,和67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最疼爱他的父亲永远地走了,高萌寒一家断绝了经济来源。为了抚养这对可怜的孤儿,年逾6旬的奶奶只得每天到农田里打零工。用拼命干农活挣来的钱,给他们买来吃的穿的用的。在奶奶的关爱下,小萌寒一天天成长。
6岁时,看到奶奶日夜操劳,高萌寒竟然经常独自躲起来,小声哭泣,却生怕奶奶知道了会很伤心。生活的磨难,让高萌寒学会了坚强;慈祥的奶奶,教会了如何生活与做人。
20xx年,高萌寒上了小学一年级。奶奶每天起了个大早,骑着三轮车送他上学。半个月后,高萌寒突然决定徒步去上学,奶奶有些不明白,吃了一惊。
“奶奶,我自己走路去上学就行了,到学校也不算太远。您干活累了,有空就好好休息吧。”高萌寒望着奶奶,很心疼。
“孩子,一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许乱跑,知道吗?”奶奶鼻子一酸,再也说不下去了。
从此,瘦弱的小萌寒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从家到校园的距离。每一年的行程大约1000多公里!几年的时光,在风里,在雨里,小萌寒习惯了独自背着书包行走。为了减轻奶奶的劳累,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了孝敬长辈,关爱他人。
二、少年有爱
20xx年,在别人眼里,8岁的高萌寒似乎有了“小大人”的模样。平时,他最听奶奶的话,还要照顾小自己3岁的弟弟,哄弟弟开心。
奶奶每天给他一些零钱。放学后,他会去农贸市场买菜,与店主讨价还价。一来二去,店主便想多给高萌寒一些蔬菜,甚至不要钱,但却被他一个“不”字拒绝。回到家,小萌寒放下书包,就主动帮奶奶分担一些家务活,忙着扫地、擦桌子,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为奶奶洗衣服。他那双细嫩的小手,在搓板上留下了痕迹。奶奶有时会生病,萌寒就走到团部为她抓药。
奶奶在地里打工挣钱,面容日渐憔悴。但干了一天的活,回到家,她还要给两个孙子做饭。
小萌寒看到奶奶疲惫不堪的样子,心里隐隐作痛。他要做一个有心人,总有一天,要给奶奶一个惊喜。一有时间,他就钻进厨房,观察奶奶做饭的样子,把整个过程都记在了心里。
20xx年5月的一天,奶奶疲惫地回到家,只见小萌寒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盘子。奶奶惊愕地睁大了眼睛。
那是一盘什么样的菜啊?是被切成大块的土豆,几片被炒糊了的辣椒,几个长长的葱段,吃起来,好像没有放盐......
“奶奶,好吃吗?”萌寒问。
“嗯,真好吃!俺家萌寒可真孝顺。”奶奶笑了,但她的眼里却充盈着泪水。
“萌寒啊,你啥时候才能长大呀……”奶奶望着懂事的小萌寒,泪水滴到了碗里。“奶奶,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你享清福......”萌寒为奶奶擦着眼睛,自己的视线也渐渐模糊。
没过多久,萌寒真的学会了炒菜做饭。奶奶出门前,萌寒会煮上几枚鸡蛋,让她在地里吃。奶奶睡前,萌寒一边给她端热水泡脚,一边给她唱歌。每晚写完了作业,小萌寒就给奶奶捶背揉肩,想为奶奶解除一天的疲劳。
为了补贴家用,小萌寒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周末,他拎着塑料袋,去团部的街头巷尾捡一些饮料瓶子,然后,再到废品收购站去换钱。
他开始攒钱,从来不为自己买零食吃。他询问超市的店主,哪一种补品最好,然后拎回家给奶奶滋补身体。但一个瓶子只能卖几分钱,更多的时候,他面对那些昂贵的.补品,只能望而却步。
三、知恩图报
高萌寒的不幸,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团场职工群众纷纷伸出援手。在学校,小萌寒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中午就餐,萌寒有时缺少饭票,同学们就分给他一些面包、苹果;参加远足活动,萌寒在林带里拿出奶奶烙的饼子,就着咸菜,喝着凉开水,老师把自己带的薯片、火腿肠、饼干和饮料递到他的怀里......
21团干休所88岁的老军垦黄庆洲,得知高萌寒家的特殊情况,从退休工资中拿出1000元钱,为萌寒购买学习用品,鼓励他努力学习。为了报答,周末,萌寒竟然带着弟弟来到黄庆洲的家,帮老人挖地种菜。他像个大人一样浇水施肥,锄草松土。弟弟在一旁看着,说道:“哥,累不?我干一会儿,你歇歇吧!”
其实,奶奶早在家里的后院开辟了菜园。小萌寒种菜的技术,是跟着奶奶学会的,种菜,他做得有板有眼。几个月后,黄庆洲望着菜园里结出的黄瓜、茄子和豆角,赞道:“萌寒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在奶奶的抚养下成长,富有爱心的小萌寒乐于助人,默默奉献。20xx年,高萌寒和弟弟一块上学,他们会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人。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推着三轮车,小萌寒就停下脚步,和弟弟一起帮老人爬坡过坎;看到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他会主动上前搀扶。学校开展“爱心一元捐”行动,小萌寒捐出了自己舍不得用的零花钱,还把自己用过的课本保存起来,寄往那些贫困山村的小学生。
面对太多的关爱,小萌寒在作文中写道:在我的梦中,经常会出现爸爸和妈妈的身影。我想有个幸福温暖的家.....我要好好孝敬姐姐,不想让她再去打工挣钱,为我受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奶奶享福。真心感谢帮助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老师同学们,祝你们一生都平安……
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篇4
杨xx同学是xx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今年10岁。在班里的担任班长。
杨xx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好学,乐于助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一个懂事孝顺,有爱心的好孩子。
在学校里杨xx作为班干部,不但是老师的小助手,更能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并积极帮助其他同学,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
回到家里,杨xx则是妈妈的`开心果加小棉袄。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她的好成绩永远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学习之余,杨xx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不但自己读的津津有味,还常常在阅读完后,一边给有腰疾的妈妈按摩捶腰,一边绘声绘色地给妈妈将自己阅读过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阅读心得。女儿讲的卖力,妈妈听的认真,其乐融融。不过望女成凤的xx妈妈从小对xx要求特别严,再加上脾气有些急,有时难免会对孩子发脾气。杨xx虽然年龄小,却能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反过来经常安慰发完脾气又后悔的妈妈:说知道妈妈是为自己好,自己一定会好好学,让妈妈别担心。一次,妈妈切菜时不小心把手给切了,正好伤在右手食指的指关节处,小xx心疼的掉了好几次眼泪。听见大夫说妈妈的手不能沾水,小xx主动承揽起洗锅洗菜的工作,妈妈不忍心让她干,自己戴着手套洗了一次。xx发现后,狠狠地“训”了妈妈一顿,并“警告”妈妈,关节活动越多手就好的越慢!最后用家长的口气命令妈妈:“听话,好好养伤!”弄的妈妈又是感动又是心疼,紧紧地抱住了xx。
杨xx从小喜欢画画,而且画得有模有样,所以妈妈虽然手头很紧,还是给xx报了一个绘画班。可是坚持了两年下来,各种材料,画具和不菲的学费却让妈妈越来越吃力,懂事的小xx看着妈妈那么为难,主动提出不再继续学画画,并宽慰妈妈自己可以看着书在家里自学......所幸绘画班老师了解情况后及时伸出援手,为杨xx减免了一半的学费,才让小xx的绘画学习得以延续。自此杨xx学的也更卖力了,每堂课她都是得到老师表扬最多的。寒假期间,绘画老师号召同学们坚持“每日一涂”,到春节跟前,大家都不发图了,只有杨xx一直默默坚持着。她的执着让老师赞叹不已。
杨xx小小的心里有一个“大大的”心愿,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妈妈幸福!她说她一定能做到!我们也相信!
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篇5
姓名:王桂芝
性别:女
所属地区:会泽县迤车镇梨园小学
简介:王桂芝,会泽县迤车镇梨园小学五年级三班班长。她出生即被父母遗弃,现在的父母是她养父母,父亲双目失明,母亲是个驼背。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从不抱怨,而是尽其所能地减轻父母的负担,用自己稚嫩的双肩,背负生活的重压。
?孝心故事】
从懂事开始,她就知道自己的家庭和别人家不一样,她早早地当起了家,帮父母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洗衣、做饭、喂猪、放牛、挖地、背柴……所有农家活,她都慢慢学会了,并且做得很娴熟。小小的一个人,说的话却像个大人:爸妈身体不好,我多做一点,他们就少累一点。在家里,王桂芝从不像别的孩子问父母要这要那,她知道父母的收入微薄,总是不哭不闹,没新衣服,就把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没玩具,就看电视;没零食,就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周末的时候,做完作业,别的伙伴都叫她去玩跳皮筋、丢沙包,或者去学校打乒乓球,王桂芝却想着妈妈,妈妈的背是驼的不能背重物,她就让妈妈把包谷杆、烟杆等农作物秸秆小捆小捆地捆好,她一捆一捆往家里背,妈妈看她汗水湿透双颊,心疼地让她休息,她依然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别担心,不重,我背得动。”
妈妈身体不好,时不时就病倒,爸爸眼睛看不见,每当这时,总是王桂芝用稚嫩的双肩来承担,摸黑去买药,带妈妈去医院。
王桂芝不仅帮助自己的父母,对于村里其它老人,她也总是尽上自己的孝心。村里有位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病了的时候连水都不能从吊井里打出来喝,王桂芝就经常抽空去帮助这位老人,星期天要去上学了,还要去打两桶水放着。对周围的邻居王桂芝也经常伸出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和邻居们对她赞不绝口,王桂芝却很平静,她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刻苦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大胆发言,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校级优秀学生,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县级优秀学生。王桂芝热爱学习,有不会的问题总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从不逞能装聪明,自以为是。她热心帮助同学,同学有不懂的问题,她总是能详细地为他们讲明白,直到弄懂为止。她热爱运动,学校的操场上总是能出现她的身影。她特别喜爱唱歌,曾在学校的元旦文艺表演中获奖。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有时同学忘了带课本回家,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在学习上她主动要求和后进生同桌,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她还热心公益事业,她虽然家境贫寒,当她听说镇里一名小学生身患白血病时,她毅然从自己捡废品补贴家用的钱中省出10元捐款,当她了解到一些地方无生活用水时,她为爱心水窖捐款5元等,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她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老师不在的时候,她总是自觉管好纪律,带领同学们朗读、听写,主动帮助学困生。夏天,教室里没窗帘,很热,王桂芝带领同学们用报纸糊窗帘,为同学们遮挡太阳;冬天,门边特别冷,一进一出总有寒风吹,王桂芝就和同学换座位,自己去坐门边,毫无怨言。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她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周末排路队回家,她总是能起表率作用,带领同学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回家。
当看到低年级的小同学提不动水的时候,她会主动上前帮忙;看到有人往地上丢垃圾,她会毫不犹豫地上前督促他把垃圾捡起;看到有人乱踩草坪,她会委婉地劝说;同学生病的时候,她会主动陪同去医院看病。
面对生活的苦难,始终微笑,从不怨天尤人,面对命运的捉弄,她就像贝多芬一样“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未知数。
最美少年孝心事迹材料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