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类的活动教案,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这本活的教科书里,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案中应包含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下面是28写作材料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剖析描写角和腿的句子,了解梅花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体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寓意。
3、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美与实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爱美的梅花鹿。(板书课题爱美的梅花鹿)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寓言)什么是寓言?(生说师补充百度搜索的资料)
2、生读课题,指导读课题(强调爱美)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梅花鹿?(爱美的)
二、理解课文,体会它对角的赞美,对腿的抱怨
学习(1至10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梅花鹿爱美的句子。
2、深入交流探究。
3、汇报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咦!这是我吗?”
①“咦”是什么词?(感叹词)
②梅花鹿为自己的容貌感到惊讶。
③认为自己太漂亮
④朗读,读出梅花鹿说话时的语气。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梅花鹿摆摆身子,果然是自己,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那么漂亮。
①抓住“摆摆”、 “果然”、“那么”来理解。
②从“摆摆”看出此时梅花鹿很骄傲,故意摆出姿势展示自己。
②“果然”表达出梅花鹿感到出乎意料的心情,认为自己太漂亮了,简直不是自己了。
③“那么”强调漂亮的程度。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要求正确规范。
能力目标
通过讲解、指导掌握生字的不同写法,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字的书写,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 文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的进行书写。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自由认读。
会认的字:创 革 县 邻 笛 奏 调 阶 托 午 神 贯
会写的字:军 代 喜 欢 总 短 求 教 午 哥 阴 许
2、指名认读、组词。
3、变序认读。
二、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由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2、左右结构:代 欢 短 教 许
3、上下结构:军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喜”“短”“教”字
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进行指导。
四、欣赏评议 共创共享
1、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的学生作品进行现场评述。教师展示学生作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教师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拨,引导学生协作探究。
2、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五、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交流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写的很认真,把字写的很到位。希望你们在平时的作业中也能把字写漂亮!
师:学有所获,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何收获?
生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篇3
设计理念
1、能通顺流利地阅读《把握自己》,了解主要内容,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2、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认识7个生字。材料准备
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自己》和收集有关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以及不良信息带给我们的危害两方面自选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故事、或者做一次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充实自己。学会收集、整理、汇报、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资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明确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谈话引入
1、教师谈网络的负面影响。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到点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功能特别多,而且还可以救助别人。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便利,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可以说,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也带给我们一些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网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生命健康,令人痛心疾首。本次活动,请同学们就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以及不良信息带给我们的危害两方面自选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故事、或者做一次调查、访问
2、出示:“把握自己”。
二、阅读理解
1、默读阅读材料,扫清阅读障碍:读生词、学习生字、质疑,以“网络是天使还是魔鬼”为,在文中找资料,做批注,准备发言,
学生默读并找、划、做批注、交流讨论等
2、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课文举了哪些“电子杀手”做的坏事?(有的……有的……有的)
让学生读并讨论交流。
(1)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①影响学习成绩。
②影响身体健康。
③导致犯罪
(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
3、课堂讨论。
(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的危险。说说周围都有哪些人开始被“电子杀手”盯上了?举例说明。
③小结:网络中有份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的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同学们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2)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了解特点
1、自由朗读演讲稿,想想:演讲稿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1)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听众。
(2)有鼓动性,竭力说服听众。
(3)摆事实,讲道理。
4、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演讲稿。
四、写演讲稿
1、学习小组内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1)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2)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3)玩网络游戏好处多
(4)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2、根据讨论的结果,尝试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课堂交流。
五、布置课外活动任务和下节课内容:
我们下节将围绕“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开一个辩论会,下面大家设计一个辩题,以便课外找好有用的信息资料当辩论用的证据。如:“小学生上网聊天好处多/小学生上网聊天坏处多”“小学生应该多看电视/小学生不应该多看电视”……辩题订好后,学生交流如何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讨论查找所需信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后记
优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的危险。
缺点:对沉迷于网络的危险,学生认识不足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15个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的可爱,地球太容易破碎,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首诗《地球的孩子,你们在做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诗——《地球的孩子,你们在做什么》。读后谈自己的体会,谈自己从诗中读出地球的孩子在做什么,谈自己读诗后心里的感受。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触最深?是什么感触?为什么有那样的感触?
⑵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后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些什么说明方法?有些什么修辞方法?
3、全班交流(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交流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4、小结:(板书的内容)
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诗——
?地球的孩子,你们在做什么》,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
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围绕宇航员的感叹,整体研读课文
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⑴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⑵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
2、地球的“渺小”
⑴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⑵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
半径:6300多千米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世界人口: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可供人类居住:约0.38亿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⑴何谓“恩赐”?为何不是恩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矿物资源,认识在“自然资源的有限”。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
⑵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⑴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⑵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谈开去、想开去,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道理
人类别无去处,生成保护地球的意识,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⑴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⑵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怎样保护地球。
四、作业
⑴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0个生字,15个词语;
⑵谈谈自己要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增长见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盲目学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理解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小猫咪穿鞋图)。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猫咪吗?(课件出示“一只( )的小猫咪”)今天这只顽皮的小猫咪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看到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 想读好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得先来认识这些生词朋友,你们愿意吗?
3.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个这些生词宝宝交上了朋友,那么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准它们吗?同桌互相读课文,要读通顺,读连贯,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下面我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指名读)
三、品读感悟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抓住“羡慕”这个来理解小猫咪要穿鞋子的原因。羡慕?你羡慕过别人吗?你们的这种心情就是“羡慕”,现在你体会到小猫咪羡慕人们的心情了吗?能读出她的羡慕之情吗?指名读句子。
2. 小猫咪好不容易找到了四只鞋子,穿在了脚上,它感觉怎么样?
你能用既羡慕又好奇的语气在小组内读一读第1自然段吗?
3. 穿上鞋子的小猫咪既好奇又高兴,忍不住想展示给别人看,小猫咪都给谁看了它的鞋子?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吗?
课件出示:小猫咪给大公鸡、麻雀、白鹅和黄狗看了它的鞋子。
4.下面请几名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小动物们的对话,谁想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5.说说公鸡、麻雀、白鹅、黄狗为什么不能穿鞋?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它们为什么不穿鞋吗?
6.小猫咪穿上鞋子很高兴,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再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一组能找到答案。
7.这个信息小猫咪是从哪里得到的?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8.(出示听诊器的图片)介绍听诊器的功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左手敲打桌面,右手掌心向下贴住桌面,看一看你会有什么感觉?生进行实验。现在你明白小猫咪为什么不能穿鞋子了吧?
四、自主归纳,总结升华
1. 通过今天小猫咪穿鞋子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 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真正地了解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出示大屏幕。)
(1)公鸡穿上鞋子,就不能( )土找虫子吃了。
(2)麻雀穿上鞋子,脚趾就( )不住树枝了。
(3)白鹅穿上鞋子,( )不方便了。
(4)黄狗穿上鞋子就( )得慢了。
(5)小猫咪穿上鞋子就( )地面的动静了。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动物脚的用途,并且课文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要只图好看,而不注重实用。
3.作业:课下留意观察动物们爪子,蹄子的形状和了解它的特殊作用。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5篇相关文章: